绩效奖励发放方案精选.docx
上传人:是你****芹呀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X 页数:60 大小:46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绩效奖励发放方案精选.docx

绩效奖励发放方案_2.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50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绩效奖励发放方案绩效奖励发放方案15篇为确保事情或工作高质量高水平开展,我们需要提前开始方案制定工作,方案是阐明行动的时间,地点,目的,预期效果,预算及方法等的书面计划。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方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绩效奖励发放方案,欢迎阅读与收藏。绩效奖励发放方案1一、奖励性绩效工资考核发放对象奖励性绩效工资考核发放对象为在编在职教职工。见习期间的教师,学校根据其工作数量和工作质量在奖励性绩效工资总量中发给一定的补贴。二、奖励性绩效工资发放原则体现按劳分配、按工作实绩分配的原则,在原有基础上,适当缩小差距,力争合理体现差异,把教职工的贡献、绩效与收入挂钩,根据工作的数量和质量考核发放,提高教师尤其是优秀骨干教师的收入水平,构建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分配机制。三、教师奖励性绩效工资的分类、项目及测算标准教师奖励性绩效工资分设师德师风奖、履行职责奖、出满勤奖、工作量奖、工作质量奖。(一)师德师风奖。(占奖励性绩效工资总量的15%)对思想道德品质端正、遵守法纪、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人师表、爱岗敬业、关爱学生的教职工发放师德师风奖。对有下列现象的工作人员实行师德师风奖一票否决:⑴参与有偿家教;⑵歧视、侮辱、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⑶以非法方式表达诉求、干扰正常教育教学秩序、损害学生利益;⑷其他师德失范造成严重不良影响的。(二)履行职责奖。(占奖励性绩效工资总量的10%)对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完成学校分配的工作且教育教学质量较高或服务质量好且日常考核合格的工作人员发放履行职责奖。对有下列现象的工作人员实行履行职责奖一票否决:⑴任何理由、任何方式下不履行教育教学职责;⑵工作态度差、责任心不强,出现重大教学责任事故;⑶不能履行安全管理职责,造成安全责任事故。(三)出满勤奖。(占奖励性绩效工资总量的5%)⑴不能履行请假制度,有旷职现象;⑵经常迟到早退,全学期累计超过20次;⑶病事假超过规定天数。(四)工作量奖(约占奖励性绩效工资的40%)工作量奖按月考核计发,一年执行10个月。根据学校工作人员的岗位分别设置教师课时津贴、班主任工作津贴。1.课时津贴课时津贴是教学工作津贴。以教师每周实际授课课时、教案为主要依据计发。根据国家规定的教学计划及编制标准计算课时工作量,兼顾年级、学科等因素确定适当的浮动系数。1)计算原则:⑴凡列入正常周课时的课均属计算范围;⑵既考虑备课量,又考虑课时数;⑶以周课时为基数作为发放月津贴的依据。⑷对学科之间、年级之间的不平衡因素,用浮动系数平衡。⑸对有关学科、有关职务的教师,用附加课时的办法计算工作量。2)计算方法:⑴基数课时数的计算:基数课时数按周教案数和周课时数进行计算(年级系数、学科系数不同的分别计算)。⑵浮动系数标准:①学科系数:语文、数学、英语1.3;物理、化学1.25;政治、历史、地理、生物1.05(初三政治、历史1.15);其它学科1.00。②年级系数:初三语、数、英、物、化、政、史为1.25,初一、初二语、数、英、物为1.15,其它学科为1。⑶附加课时标准:①年级组长3课时;教研组长1课时(组员人数超过10人另加1课时);备课组长:语、数、英4课时,物、化3课时,政、史2课时,其它1课时;工会、共青团副职2课时,兼职的按实计算。②体育教师负责出操,折合1课时。③学校电教教师负责学校网站管理,网络设备维护,相关年级的成绩输入和分析,折合为2~9课时。④学校兼职教科员工作折合5课时计算。⑤参加导护每月计算3课时。另:县骨干教师、市骨干教师、县学科带头人、市学科带头人、特级教师的附加津贴按上级要求执行,不列入学校奖励性绩效工资总量计算。⑷综合计算办法:周总课时数(教师工作量折合周课时总数)=周课时数×学科系数×年级系数+周教案数+附加课时数。个人课时津贴额=单位课时津贴标准×周总课时数。单位课时津贴标准根据学校奖励性绩效工资总量核定。⑸其他:①在一线上课的男年满55周岁、女年满50周岁的高级教师,教学任务不足该学科满工作量的一半,但能完成指导培养青年教师任务和其它工作者,可领取教师平均课时津贴,如超过该学科满工作量的一半,按平均津贴+超过课时数×学科系数×年级系数×课时津贴单位计算。其他在一线上课的男年满55周岁、女年满50周岁的教师,在其实际课时数的基础上上浮20%。②组织指导课外兴趣小组和课外研究性学习活动,校级兴趣小组活动(要有活动计划和活动记载)每次记一课时,初三研究性学习活动每次记二分之一课时,初一、初二兴趣小组活动每次记三分之一课时。③青春之友工作室每次值班记三分之一课时。早读值班每班每次计二分之一课时;午自修值班每班每天计一课时;晚自修管理每次记二分之一课时。早读值班和午自修值班附加课时总量计算为:周课时数×月数早读值班、午自修值班以及晚自修值班附加课时均实行年级总量核定。教师在完成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