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政和县锥栗栗瘿蜂的发生及防治.docx
上传人:雨巷****珺琦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6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浅谈政和县锥栗栗瘿蜂的发生及防治.docx

浅谈政和县锥栗栗瘿蜂的发生及防治.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浅谈政和县锥栗栗瘿蜂的发生及防治论文摘要:近年来,锥栗栗瘿蜂在福建政和县大面积发生,逐年递增,造成锥栗产量大幅度减产,严重影响了锥栗产业的发展。总结了栗瘿蜂发生的现状,提出采取多种防治对策,以降低栗瘿蜂危害程度,提高锥栗产量。政和县位于福建北部,锥栗自然分布广,人工栽培历史悠久。近年来,政和县委县政府把锥栗作为全县林业结构调整、农民致富奔小康的主导产业来抓,通过园区建设、基地造林、野生锥栗嫁接改造等措施,大力发展锥栗基地,2001年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中国锥栗之乡”。目前,全县种植面积已达万公顷,年产量达到7000t左右。但是,随着锥栗生产的迅速发展,锥栗的虫害增多,其中栗瘤蜂发生面积最广,危害最严重,防治最为困难,是发展锥栗产业的最大障碍。笔者对政和县栗瘿蜂虫害进行了长期观察和研究,现将其主要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介绍如下。1分布及危害类型栗瘿蜂又称栗瘤蜂,属瘿蜂科。此虫分布很广,为害锥栗、茅栗等,分布在国内所有锥栗产区,福建各锥栗类产区和新产区均有发生。被害茅栗春季长成瘤状虫瘿,在虫瘿形成过程中,消耗树体养分,不能抽生新梢,叶片畸形,小枝枯死,不仅影响当年产量,也影响翌年产量和质量,若干年后不易恢复,严重时全株枯死。栗瘿蜂为害锥栗芽,在芽内蛀食,膨大成瘤瘿,受害芽春季不能抽发新梢,直接长出栗瘿,属于芽瘿型;在枝梢内蛀食,膨大成瘤瘿,着生在当年新梢的顶端或下方枝条上,属于枝瘿型,常使枝梢枯死,导致树势衰弱,影响生长和结果;着生在叶片主脉上或叶柄基部形成虫瘿,属于瘿型。2生物学特性1形态特征粟瘿蜂成虫体长~,全体呈黄褐色或黑褐色,有金属光泽。触角丝状,前胸背板有4条纵线。翅透明,前翅翅脉黑褐色,后翅无色。足3对,黄褐色,后足较发达。卵椭圆形,乳白色,下端有细柄。幼虫乳白色至黄白色,无足。老熟幼虫体长2~3mm,头部茶褐色,两端钝圆,性不活泼,腹面无毛。蛹体长~,初为乳白色,近羽化时变黑褐色,复眼赤色。2生活习性栗瘿蜂在福建1年发生1代,以初龄虫在寄主芽越冬,翌春越冬幼虫开始活动取食。3~4月,随着树体萌芽和抽梢生长,幼虫迅速成长,被害栗芽和新梢受刺激肥大形成瘤瘿。每个瘤瘿内,一般有幼虫3~4头,多者达10多头以上。瘤瘿初呈绿色,以后逐渐变成红色至褐色的干枯瘤瘿。5~6月,幼虫在瘤瘿内化蛹。6~7月为羽化成虫初期,停留在瘤瘿内10~15d,然后飞出。成虫飞翔能力不强,寿命甚短。成虫概为雌性,行孤雌生殖。9月左右产卵,常4~5粒卵集中产于健芽内,产卵部位不同,症状各异。有的卵产在生长点上,则不抽发新梢,形成瘤瘿;有的卵产在生长点侧面,则形成纤弱短梢;有的在芽基产卵,则不表现症状;有的在叶柄或叶片主脉上产卵,则在叶柄或主脉上形成瘤瘿。幼虫在芽内为害一段时间后,留在芽体内越冬。栗瘿呈不规则的球形或卵形,栗瘿的大小与寄生栗瘿蜂幼虫数量呈正相关。栗瘿一般长7~20mm,短径~mm,浅褐色至赤褐色。7月下旬栗瘿开始干枯。8月在被害严重的栗园内,便可见到锥栗树干枯栗瘿。9月下旬栗瘿全部干枯。栗瘿蜂的大发生呈周期性,主要是由于天敌对它的发生有直接的关系。栗瘿蜂的主要天敌是小蜂科的昆虫,以长尾跳小蜂为优势种群。3防治对策1生物防治栗园开展生物防治主要是保护及利用自然天敌,控制害虫危害。栗瘿蜂的天敌寄生蜂种类很多,已知有7种。主要寄生蜂为长尾跳小蜂,营体外寄生,寄生率达60%以上。锥栗树受栗瘿蜂为害的瘤瘿内常有寄生蜂存在,可人工摘取树上的瘤瘿,干燥保存,防止发霉和受热。在政和县于早春3月初装入长15~30cm、宽10~12cm的尼龙纱网内挂于树冠中部内膛,能使田间当年天敌寄生率增加近3倍。此法防治效益显着,既可节约农药投入,又可保护生态环境,使栗果避免农药残留,做到真正的“绿色”。栽培上此时应避免喷药,以防杀伤寄生蜂。此外,招引益鸟入林。在大面积的山地栗园内,设法招引益鸟入林,并杜绝捕杀鸟类的现象,将起到防治害虫的作用。2药剂防治一般年份,在3月中旬及6~7月,分别在成虫羽化盛期为防治适期。发生量大时,应在第1次药后隔7~10d用第2次药。幼虫迅速成长期主要是从树干基部起,呈螺旋状,每隔10cm处用马钉打2~3cm小洞,每株打3~4个小洞,注入40%氧化乐果原液约2mL或40%氧化乐果+20%杀灭菊酯原液按1∶1比例,防治效果显着。成虫羽化盛期喷射90%敌百虫1000倍液、80%敌敌畏乳剂2000倍液、40%乐果乳剂1500~2000倍液等药剂进行防治;并在成虫脱瘿前喷2次杀螟松800~1000倍液,杀虫效果可达%~%,且对环境无污染,符合无公害要求,可大面积推广应用。特别注意要交替用药,避免病虫产生抗药性。实践证明,选择作用机制不同的农药交替施用,既能减少环境污染,又能提高防治效果,延长农药的使用寿命。人工摘瘿在幼龄锥栗园可于5月底前进行人工摘除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