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阿勒泰读后感.docx
上传人:lj****88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35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我的阿勒泰读后感.docx

我的阿勒泰读后感.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2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我的阿勒泰读后感我的阿勒泰读后感当品读完一部作品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读后感了。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我的阿勒泰读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我的阿勒泰读后感1我读这本书的时候,可以感受到强烈的原始气息,作者用她最原本的真实经历,带给了我最真实的心灵感受。《我的阿勒泰》的构造很奇特,第一部分是20xx-2009年完成的,第二部分是20xx-2006年完成的,第三部分是1998-20xx年完成的,“名副其实”的散文集。李娟写的书让我有些看不懂,可又让我“刻骨铭心”。这本散文集,写的是那样一些遥远地方的事情,戈壁、草原、雪山、帐篷、骏马、牧人,这些事情对于生活在钢筋水泥丛林里的都市人来说,天生就有一种吸引力。然而,此书真正吸引人之处,却不仅仅由于题材的力量——李娟不是以一个旅客猎奇的眼光,去写边疆的异域风光,她对这里的生活充满了熟悉与爱意,笔下的.一草一木,一条河流,通向家乡的一条道路,乃至邻居家的一个小孩子,匪夷所思的边地医生,酒鬼、醉汉,家里老外婆可笑的习惯,河边巨石上的一次午睡,在她笔下都别有一种光彩,更不用说弹冬不拉的哈萨克青年、淳朴自然的少女、地区赛马会、乡村舞会这些本来就美好快乐的事情了。所以,《我的阿勒泰》的特别之处,并不仅仅是作者笔下那些事物,更在于作者心灵里的某种质素——正因为作者的心灵有些美好而自然的东西,她才能发现并引导我们看到她笔下那些美好而自然的事情。我的阿勒泰读后感2我花了两天时间,爱不释手、手不释卷地把李娟的散文集——《我的阿勒泰》看完了。这本散文集是她20xx-2009年之间的文章合集,主要描述了她在阿勒泰地区生活的点点滴滴。从夏天到冬天,从家人到邻居,从汉族到哈萨克族,从草原到荒漠……李娟笔下的阿勒泰,除了艰苦的环境外,还有原始的生机、淳朴的民风、宏大的渺小。之前已经看完了电视剧《我的阿勒泰》,在看书的过程中,总能识别出电视剧中的一些情节,除了惊叹编剧融合情节的能力之外,更惊叹李娟文字的精彩。南京的初高中语文考试题里,偶尔会出现鉴赏语言特色。语言特色,一般从通俗易懂(口语化)和优美典雅(书面语)两个方向考虑,而诸如汪曾祺、朱自清等名家散文的语言特色,往往会融合以上两个方面。我觉得李娟的语言特色,也到达了这样的高度,举些例子:白茫茫的原野一望无际,没有一行脚印。“一望无际”书面语,“一行脚印”口语化。蚊虫像浓重的烟雾一样,在低处翻涌鼓荡。“烟雾”口语化,“翻涌鼓荡”书面语。这样的组合还有很多,都给人一种灵活又优美的感觉,仿佛你不是在读一篇文章,而是在看文字组成的蒙太奇画面。还有,李娟的修辞运用,也总是让人眼前一亮:漫长的劳动使阿克哈拉的土地渐渐睁开了眼睛。它看到了我们,认清我们的模样,从此才真正接受了我们。将这片苍茫大地拟人化,写出了一种历史沧桑、敬畏自然之感。久远年代前留下的'车辙梦一般印在上面。将车辙比喻成梦,化有形为无形,写出了车辙年代久远、亦真亦假。但星空华丽,在世界上半部分兀自狂欢。将星空拟人化,也是移情,写出了星空的旷远永恒。在这里,泥土还不熟悉粮食,道路还不熟悉脚印,水不熟悉井,火不熟悉煤。拟人的手法,写出了这里与世隔绝的状态,也写出了人类的渺小。李娟将自己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真情实感注入墨水,然后倾注于一个又一个古老而充满生命力的汉字。30岁之前的我,并不太喜欢散文,总觉得内容太散了,没有小说的起承转合、波澜起伏,读起来太平淡了。30岁后,我开始喜欢上散文了,因为我渐渐明白:生活本身,就是平平淡淡的。散文只是将生活的帷幕掀开,让你看到了舞台上静默而孤独的表演。李娟的散文亦如此,只是将她个体时光中的那些平淡,展现给了世人。她生活的新疆地区,是很多内陆城市的读者,陌生却心驰神往之地,所以她的作品格外吸引人。而且,李娟的故事还有一种田园牧歌式的舒缓,这也是快节奏的都市人群所渴望的。我们在她的文字中寻找另一种生活,体验另一种生活……然后,继续自己的生活。我的阿勒泰读后感3我读书读到喜欢的句子或情结,就总爱在脑海中反复去回想,去一遍又一遍的品味。也常常放下书,转头望向窗外或者远处,任思绪随着书中的内容去翻飞,去具象到视线远方的某一个点上,直到思绪慢慢回落到眼前的书上,安定下来,然后我继续拿起书。之前,我很羡慕那些两小时就能读完一本散文集或中篇小说的人。总好奇她们是如何读出这个速度的。甚至最近隐隐决定,自己也要锻炼成这样的阅读速度。昨天刚打开《我的阿勒泰》时,我就想看看自己能否两个小时读完。结果从晚上九点多读到困的不行了,大概读了三分之一,那时约莫读了一个半钟头。今天继续读,越来越多的恰当、浑然天成的`好句进入我的眼睛、进入我的心、我的思绪,继而在我脑中不停回响、盘旋,更时不时让我不得不放下书,向远处望去。也让我时而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