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百强校】重庆市第八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适应性月考卷(三)政治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静芙****可爱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2.3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全国百强校】重庆市第八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适应性月考卷(三)政治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

【全国百强校】重庆市第八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适应性月考卷(三)政治试卷Word版含解析.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7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重庆市第八中学2024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三)思想政治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指出:“它对社会主义思想领会得多么肤浅,它不把现存社会(对未来社会来说也是一样)当作现存国家的(对未来社会来说是未来国家的)基础,反而把国家当作一种具有自己的‘精神的、道德的、自由的基础’的独立存在物。”以上论述()①揭露了国家的阶级本质②描绘了未来社会国家理想状态③表明国家是为特定经济基础服务的④阐释了国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体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答案】B【解析】【详解】①:马克思指出现存社会是现存国家的基础,国家为现存社会服务,在阶级社会,国家是“统治阶级”统治的工具,揭露了国家的阶级本质,①说法正确。③:马克思认为国家不是独立存在物,在有阶级的社会中,任何一个阶级的统治都来源于它们的经济统治,而一个阶级的经济统治又必须依靠它的政治统治来维护和巩固,因此,国家政权总是属于在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是为特定经济基础服务的,③符合题意。②:材料揭露国家的本质,没有描绘未来社会国家的理想状态,②不符合题意。④: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体。材料强调国家不是独立存在物,是为特定经济基础服务的,没有阐述国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体,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习近平总书记于2023年7月27日~29日在四川省考察时强调,推动新时代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四川新篇章。结合材料,回答下列小题。2.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在四川扎实开展。习近平总书记对主题教育的接续进行作出重要部署,要做到善始善终、慎终如始、务求实效,并且对主题教育的实效进行科学、客观评估。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应当()①始终满足人民群众的多层次多样化需求②坚持求真务实,坚决反对和防止形式主义③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入心见行,善思善用④以科学理论作为主题教育实效评估的标准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3.习近平总书记高度关心“成渝双城经济圈”的建设。在四川考察期间,他强调,要坚持“川渝一盘棋”,加强成渝区域协同发展,构筑向西开放战略高地和参与国际竞争新基地,尽快成为带动西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动力源。据此()①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迫切需要②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③做世界经济贡献者的新要求④统筹城乡平衡协调发展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2.C3.A【解析】【2题详解】①: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提高人民的思想认识,而不是满足多样化需求,①排除。②③: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应当坚持求真务实,坚决反对和防止形式主义,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入心见行,善思善用,②③符合题意。④:科学理论不是评估的标准,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④说法错误。故本题答案C。【3题详解】①②:“成渝双城经济圈”的建设,加强协同发展,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迫切需要,有利于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①②符合题意。③:材料主要体现成渝区域协调发展未涉及做世界经济贡献者,③不符合题意。④: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平衡说法错误,④排除。故本题答案选A。今年是东北振兴战略实施20周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到黑龙江考察期间专门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谋划部署东北全面振兴。据此回答下列小题。4.习近平总书记此次考察期间首次提出了“新质生产力”这一崭新概念。他在会上强调,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下列关于“新质生产力”解读不正确的是()A.新质生产力的“新”,涉及新能源、新材料等新领域B.新质生产力的“质”,强调把创新驱动作为关键要素C.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利用是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内在要求D.推进东北地区国企改革是形成新质生产力的直接体现5.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和农业基地,对维护国家国防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能源安全、产业安全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关乎国家发展大局。这次考察过程中,总书记再次强调,“牢牢把握东北在维护国家‘五大安全’中的重要使命”。以上论述()①用动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