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大1号”板栗遗传图谱构建及生长形质性状QTL定位的中期报告.docx
上传人:快乐****蜜蜂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X 页数:1 大小:10KB 金币: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农大1号”板栗遗传图谱构建及生长形质性状QTL定位的中期报告.docx

“农大1号”板栗遗传图谱构建及生长形质性状QTL定位的中期报告.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农大1号”板栗遗传图谱构建及生长形质性状QTL定位的中期报告本文研究团队选取了国内重要板栗品种“农大1号”,通过建立遗传图谱和定位生长形质性状的QTL,以期提高板栗栽培和生产的效率。首先,研究团队选择“农大1号”作为分析对象,进行了DNA分子标记技术对其进行了RFLP(RestrictionFragmentLengthPolymorphism)、SSR(SimpleSequenceRepeat)和SRAP(SequenceRelatedAmplificationPolymorphism)标记分析,最终获取了共计370个标记。根据这些标记,利用Kosambi的连锁图法构建了“农大1号”板栗遗传图谱。接着,通过对“农大1号”板栗进行生长形质性状测定,包括树高、胸径、冠幅、单株产量等,研究团队发现了多个生长形质性状的QTL(QuantitativeTraitLoci)。利用IntervalMapping和CompositeIntervalMapping等方法进行QTL定位,共定位到18个QTL。最后,研究团队分析了这些QTL的位置、效应和贡献率,发现它们主要分布在“农大1号”的第2-8及11号染色体上,且对每个性状的影响程度有所不同,其中最显著的是第11号染色体上的QTL对单株产量的影响。此中期报告初步揭示了“农大1号”板栗的遗传特性,以及其生长形质性状的QTL分布规律,为深入研究和选育高产、优质板栗品种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基础。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