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区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总结.docx
上传人:lj****8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3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xxx区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总结.docx

xxx区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总结.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xxx区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总结xxx区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总结xxx区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应急管理局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一系列讲话精神为指导,严格落实省、市具体工作部署,坚持“抓重点、促创新、补短板、打基础”的工作思路,以加强基层防救能力建设为重点,以完善救灾应急工作机制为抓手,以加强灾情信息管理为保障,以完善救灾物资保障体系为基础,切实提高救灾应急处置能力,为打造南京“城市客厅”做出了应有贡献。一、进一步完善防灾救灾应急工作机制(一)加强机构建设。立足机构改革实际,组织精兵强将成立防灾减灾科,及时吸收民政、科技等部门划转过来的防灾救灾职能,第一时间形成战斗力。根据政府各部门职责,调整、吸纳26个部门成立xxx区减灾委员会,明确各部门分工,加强部门间联动,为提高救灾能力打牢了基础,提高了效率。建立完善区、街道、社区三级防灾减灾和应急救灾工作机制,进一步厘清街道、社区防灾减灾救灾工作职能和责任区分,打通救灾最后一公里。(二)完善预案体系。在《xxx区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框架下修订《xxx区地震应急预案》、《xxx区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和《xxx区防汛应急预案》,指导各街道完善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形成上下配套衔接的区、街道、社区三级预案体系。各街道年度内结合自身实际,扎实开展防灾救灾预案演练,锻炼了救灾队伍,提高了居民防灾救灾意识。(三)完善基层队伍。加强救灾工作队伍建设,重点完善补充街道报灾员和社区灾害信息员队伍,实现所有社区全覆盖。加强全区灾害信息员的业务培训,通过全年2次培训,有效提高65名灾害信息员的业务水平,报灾能力大大提升,圆满完成市局、市地震局举办的全市地震应急救援网上推演任务。建立防灾减灾工作QQ群、微信工作群,上传下达各项防灾工作信息,提升工作时效性。二、着力加强城乡防灾减灾能力建设(一)推进城市应急避难场所建设。主动与职能部门(人防、建设)对接,协调加强中心级和区级避难场所和设施的维护保养,做到场地明确、标志设置清楚、基本设施齐全。指导各街道积极推进避难场所建设,按照人均面积1.5平方米的标准要求,划分避难场所的使用范围,全区9个区级避难场所为避险救灾提供了切实保障。(二)扎实开展防灾减灾宣传。充分利用5.12全国防灾减灾日和10.13国际减灾日等重要时间节点,采用设立咨询台、派发宣传品、文艺表演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防灾减灾知识和技能普及宣传,努力提升广大市民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技能。累计发放宣传品6000件(套),横幅60条。同时,创新宣传方式,以防灾知识“六进”宣传为载体,成立宣传小分队,制作大型展板22块,到各街道、社区与老百姓进行面对面的巡展,参观巡展群众8000余人,取得良好社会反响。(三)扎实开展示范社区创建工作。充分认识创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的典型示范作用,积极组织社区参与,通过社区自建、区级帮扶、市级指导,我区xxx街道xx社区、xxx街道xxx社区防灾减灾工作基础进一步夯实,品牌效应日益突出,为全区其他社区起到了以点带面的作用,全区基层防灾减灾工作全面提高。年底,两家社区顺利通过全国考评,创建成功。(四)开展预案演练工作。结合国际减灾日系列宣传活动,以提高公众防灾减灾意识,增强自救互救能力为重点,面向社会尤其是中小学校普及地震灾害知识,在xxx区实验小学分校举办“2019年xxx区校园防震疏散救援演练”活动。演练设置7个科目,引入社会志愿者参加演练,全区中小学校60余名分管领导现场观摩,达到了检验预案、锻炼队伍、磨合机制和示范引路的目的。三、加强灾害救助能力建设(一)加强灾情信息管理。将灾情信息管理纳入街道24小时值班内容,保持高度戒备状态,遇有突发灾情,能第一时间准确掌握,快速上报。全体灾害信息统一安装报告软件系统,街道装备北斗终端机,各级熟练掌握报灾指标和报灾系统操作,及时、准确、真实报送灾情信息。(二)做好灾民生活保障准备。按照“救灾工作分级负责、救灾资金分级负担”的原则,全区各街道设立专项资金,专门用于灾后生活保障。全区所有社区按照“六有”(即有预案、有计划、有储备、有场地、有队伍、有经费)要求,储备各类物资,积极与临近商超签订代储协议,有效保证了一有灾情,立即保障。(三)完善灾害救助体系。积极引入市场手段完善灾害救助体系,充分发挥民生保险在灾害救助工作中的风险分担作用,筹措57万元为全区常住居民和常住家庭购买保险,努力提升我区自然灾害民生保险赔付效率,做到应赔尽赔,提升群众满意度,切实帮助受灾群众提高抗灾能力。四、高标准完成各项防震减灾重点任务(一)开展破坏性地震灾害的重点危险源数据采集工作。依据《南京市破坏性地震灾害的重点危险源数据库建设管理办法》(宁震联5号),与各相关单位协调,更新了全区重点危险源数据,新增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