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考古诗文的默写新形式.docx
上传人:17****69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38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关于中考古诗文的默写新形式.docx

关于中考古诗文的默写新形式.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关于中考古诗文的默写新形式关于中考古诗文的默写新形式2022-01-2420:00:02小编:admin陆游一生作诗近万首,而他总结自己的创作经验却只用了十字:汝果欲作诗,工夫在诗外。后学者普遍认为,这诗外工夫主要体现为伟大的爱国思想、宽博的恤民情怀、高尚的道德情操、坚定的理想信念、明晰的责任意识和坚强的民族气节等。也正是有了这种种诗外的工夫,才有了无数启人智慧、教人向善、催人奋进的妙文佳句。上面画横线的短语分别代表了诗外工夫的六个不同角度,请你任选其中五个角度,各默写出一个与其内容相符或相关的古诗文名句。①爱国思想:②恤民情怀:③道德情操:④理想信念:⑤责任意识:⑥民族气节:这道考题自由之中有限制,宽泛之中有要求,是一道理想的古诗文考题。从爱国思想恤民情怀道德情操理想信念责任意识民族气节六个角度中任选五个,既给考生较大的限制,也给考生一定的自由;各默写出一个与其内容相符或相关的古诗文名句,不限定只默写陆游的诗句,给了考生极大的选择余地,降低了考查的难度,体现了对考生的人文关怀。这道题巧妙地考查了学生的理解能力、联想能力和迁移能力。考生首先要围绕所给出的角度展开联想,最好的办法是圈定出相关诗人,如,爱国思想民族气节道德情操类屈原、杜甫、苏轼、陆游、辛弃疾、林则徐等,恤民情怀责任意识类屈原、杜甫、郑板桥、林则徐然后由诗人联想到相应的古诗。只要考生平时多关注课文前的阅读提示与课文注释,理解记忆,归类积累,应对这种归类型默写自然不会很难。还是来看看评分标准和答案提示:本题共6分。每答对一句得1分,答对其中四句得5分,答对五句得6分,多做不加分。错、漏、倒、添字均算错,有错则该句不得分。考场答题时间有限,不必六个主题全答,选定有把握的五个即可;再者,平时对诗文的识记要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诗文名句的每个字都要理解,这样不仅知其形,也识其义,写起来自然不容易搞错。多写一写,不只停留在口头的吟咏、背诵上,让书写帮你加深记忆。老编发话:周老师提到这道题对考生的人文关怀各默写出一个与其内容相符或相关的古诗文名句,可理解为不限定只默写陆游的诗句。但我们仔细阅读原题却发现,考题其实对此并没有作出明确提示,加上前面一段导言完全是对陆游诗作的品析,因此下面答题时很容易让人理解为所选名句应该局限于陆游的诗句。如果加上这样的表述:初中三年我们积累了不少诗文名句,请你试着从以上六个角度为它们归归类。或者用括号补注的方式明确告诉考生:内容符合即可,不限定陆游的诗句。有了这样的提示或者限定,题干的表述才真正是没有审题障碍的,也算是真正地关怀考生。命题,无疑应该多一分这样的责任意识。对同学们而言,这道考题的启发则是:平时识记诗文名句,养成定期归类记诵的习惯尤为重要。有精力的同学还可适当地接触一下诗话、诗评,既加深对相关诗词、诗人的了解,也对自己分类的角度有一个新的启迪。比如本报在297期7版刊出的对明月别枝惊鹊之别字的讨论专题,你可就明月惊鹊这一诗中意象作一组诗词积累:王维的鸟鸣涧、辛弃疾的西江月、苏轼的次韵蒋颖叔等。还可就以动写静这种表现手法作一组诗词积累。更有心者,在看过上期2版的缤纷物象之后,便会以物为主题,分门别类地识记物象入题的诗词名句了。阅读是可以纵横联系、无限拓展的,一点方法的习得,一点常识的积累,一点思维的转变,都是一种收获。叶老说:课文无非是例子。我们想说:中考题也无非是例子,贵在从这个例子能汲取到学习和应考的方法,所谓举一隅能以三隅反,说的就是这个意思。愿大家能够站在方法习得的角度来看每一道典型例题,这样,语文素养自然便会于日积月累中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