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精编】【精品文档-管理学】信息不对称条件下企业跨国并购的动因探析_.docx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44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22精编】【精品文档-管理学】信息不对称条件下企业跨国并购的动因探析_.docx

【2022精编】【精品文档-管理学】信息不对称条件下企业跨国并购的动因探析_.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页共NUMPAGES6页第PAGE\*MERGEFORMAT6页共NUMPAGES\*MERGEFORMAT6页信息不对称条件下企业跨国并购的动因探析_财务管理论文-毕业论文作者:网络收集下载前请注意:1:本文档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下载之前请确认。2:如果不晓得侵犯了你的利益,请立刻告知,我将立刻做出处理3:可以淘宝交易,七折时间:2010-06-1021:40:23[摘要]信息不对称是促使企业跨国并购的重要原因。跨国Cournot垄断竞争模型考虑产出协调和信息分享两方面。非对称信息下并购发生的可能性超过对称信息情形,外国企业总倾向于与一国内企业分享信息,并购的发生取决于需求波动程度及产品异质性程度。[关键词]跨国并购;信息分享;产出协同一、引言长期以来,企业间因信息不对称而引起的信息分享问题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关注。相关文献就企业选择非串谋型信息分享的条件展开过研究,如Clarke(1983a,1983b)、Novshek与Sonnonschein(1982)发现,考虑cournot竞争型垄断情形时企业如果生产同质性商品,则信息分享的意愿不存在。Vives(1984)的研究将模型进一步扩展为异质性商品的双寡头垄断竞争,分析表明如果商品具有互补性或弱替代性,企业间进行信息分享将更为有利。Kirby(1988)表明,如果边际成本曲线相当陡峭,则企业之间即使生产同质商品,通过信息分享双方状况会变得更好,企业间仍存在信息分享的可能。但上述文献的分析存在一定的不足,表现在文献集中分析了企业与其竞争对手分享私人信息的条件,但没能将分析进一步延伸到企业为分享信息而选择并购方式的动机。这种遗漏为我们的后续研究留下一个有意义的空间:并购如何影响企业揭示其信息的意愿?基于此,笔者试图通过建立一个信息不对称情形中的两阶段Cournot竞争模型以分析企业的跨国并购。模型同时考虑企业间信息分享与产品协调问题,其两阶段分析为:第一阶段,国内外企业一起决定是否进行并购。在由第一阶段向第二阶段过渡的过程中,市场需求情况被显示并为国内企业全部获知,除非并购发生,否则国外企业仍不清楚;第二阶段,所有企业生产并展开Cournot竞争。二、模型假定与分析(一)模型的相关假定为分析需要,笔者作出如下假定:假定1:东道国的初始市场结构为寡头垄断市场或垄断竞争市场。鉴于垄断竞争市场上产品差异性特征所导致的市场竞争主体之间竞争的层次性,可用寡头竞争模型分析垄断竞争市场。假定2:有一家外国企业与N家东道国国内企业,它们共同面临不确定性国内市场需求。与外国企业相比,国内企业拥有更多国内市场信息,如消费者偏好、劳动力市场特征、政府政策规制、供应商、消费者以及竞争对手间市场作用的相互性等。忽略外国企业通过专利技术购买或以契约形式获取信息的情形,外国企业获得需求信息的惟一途径是与国内某一企业并购以实现信息共享。假定3:国内外企业生产异质性商品,外国企业以向国内出口商品的方式进入国内市场,并在具有不确定性需求的国内市场展开竞争。假定4:一家外国企业(标记为F0)选择与N家国内企业中的一家(标记为F1)谈判并决定是否并购,谈判结果同时影响国内其他企业收益、消费者剩余及社会福利状况。假定5:本模型以Nash-Cournot均衡分析为框架分析信息不对称情形中的跨国垄断竞争。假定6:国内外企业展开两阶段博弈:第一阶段,外国企业F0与国内企业F1共同决定是否并购;第二阶段,所有企业生产并展开Cournot竞争。在第一阶段向第二阶段转换过程中,国内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逐渐为国内企业所发现,但外国企业仍不清楚,除非其在第一阶段已与某一国内企业进行并购。(二)模型分析!}三、结论信息不对称是促使企业跨国并购的重要原因。通过假定需求不确定与信息不对称并考虑产出协同与信息分享问题,笔者建立一个跨国Cournot垄断竞争模型以分析企业选择并购的动机。分析表明,信息不对称时通过并购进行信息分享对并购双方均有利,且缺乏信息的外国企业并购意愿更为强烈;需求波动程度及产品异质性程度也影响并购发生的概率,需求波动越大、产品异质性越小,并购收益就越高;非对称信息下并购发生的可能性超过对称信息情形。由于外国企业通常比国内企业较少掌握当地市场的相关信息,企业间跨国并购将比国内企业间并购收益更大。这一结论可以用于解释当企业拥有并购意愿时,会选择国外企业而不是国内企业作为目标企业,即进行跨国并购而非国内企业间并购的原因。[参考文献][1]Clarke,R.,1983a.Collusionandincentiveforinformationsharing.BellJournalofEconomics14,383-394.[2]C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