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心木优秀教学设计精编.docx
上传人:盼易****君a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17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桃花心木优秀教学设计精编.docx

桃花心木优秀教学设计_1.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0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桃花心木优秀教学设计桃花心木优秀教学设计《桃花心木》教材以树喻人,描写了一位乡村种树人,在培育桃花心木时的二三事。下面请大家跟百分网小编一起来看看下面的教学设计吧,欢迎阅读!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1、交流与本课有关的课外阅读收获。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是台湾著名作家林清玄的一篇散文,课前老师介绍同学们阅读了几篇林清玄的作品,读懂了吗?谁来与其他同学谈一谈。(学生交流阅读林清玄作品的感受。)教师小结:的确,林清玄的散文总是让人在平凡的小事之中悟出深刻的道理。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他的《桃花心木》。交流学生搜集的关于桃花心木的资料。课件出示桃花心木的有关图片,学生交流对于桃花心木的了解。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从作者的笔下进一步了解桃花心木。教师小结:了解了桃花心木,作者以“桃花心木”为题,你们猜他会写些什么?二、初读课文1、独立阅读课文。一种植物——桃花心木,一个平凡但却古怪的育苗人。林清玄会从中悟出什么道理?你又会悟出什么?边读课文边思考,不懂的词语和句子做上标记。2、自学生字新词,合作解答疑难问题。3、交流反馈自学成果。第二课时一、品读课文,感受育苗人的奇怪。1、读课文,画出育苗人感到奇怪的举动。(树苗种下以后,他总是隔几天才来浇水。奇怪的是,他来的天数并没有规律,有时三天,有时五天,有时十几天来一次,浇水的量也不一定,有时浇得多,有时浇的少。种苗人偶尔会来家里喝茶,他有时早上来,有时下午来,时间也不一定。更奇怪的是,桃花心木苗有时莫名其妙地枯萎了。所以,他来的时候总会带几株树苗来补种。)2、指导学生用疑惑的语气朗读育苗人奇怪的举动。3、创设情境,学生置疑,引导读书。(1)看到育苗人有这样奇怪的举动,作者猜想到了什么?(我起先以为他太懒,隔那么久才给树浇水。但是,懒惰的人怎么会知道有几棵树枯萎了呢?后来我以为他太忙,才会做什么样的事都不按规律。但是,忙的人怎么可能做事那么从从容容呢?)(2)这是作者的猜想,你心里又有哪些猜想呢?(3)假如现在老师就是那位育苗人,就站在你们面前,你想问我什么?(4)作者和你们一样,也有一笸箩问题要问育苗人。指导用疑惑不解的语气朗读:“我忍不住问他,到底应该什么时间来?多久浇一次水?桃花心木为什么无缘无故会枯萎?如果每天来浇水,桃花心木苗该不会这么容易枯萎吧?”(5)一下子提了这么多问题,真的让老师有些应不暇接,我毕竟不是那位育苗人,并不了解他的心。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走近育苗人吧,相信这些问题由他回答并不难的。二、研读课文,感悟道理1、学生默读种树人的话,然后和周围的同学讨论问题的答案。2、以采访育苗人的形式,交流学习成果。3、出示课件: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一颗独立自主的心。在不确定中,演化了对环境的感受与情感的感知,就能学会把很少的养分转化成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长。指导朗读这段话,在读中交流从育苗人那里得到的道理,谈出自己的看法。三、美读课文,拓展延伸。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读出自己不同的感受。(赞美、感激、欣慰、骄傲------)2、假如你就是这“桃花心木”中的一棵,把你想对育苗人说的话写下来。引导学生从不同的方面写这段话:开始就枯萎的那一棵,可能会埋怨,也可能会理解育苗人的苦心。经得起风雨,茁壮成长的那一棵------在成长中饱受痛苦的那一棵------一、初读探疑师:今天咱们学习一篇新课文,请同学们读一读课题。生读课题。师:你们想知道什么?生1:桃花心木是一种树吗?如果是一种树,它有什么特点,生长在什么地方?生2:《白杨》也是以树木的名称为课题,作者借物喻人,《桃花心木》这篇文章也是借物喻人吗?生3:作者写这篇文章要告诉我们什么?师:头脑里的疑问怎么解决?老师现在就告诉你?生:不,我们自己读书解决。师:好,俗话说吃别人嚼过的馍没有味道,我非常赞赏你们的这种精神,学习靠自己而不是靠老师。下面请同学们读书,老师相信,一读课文,你们头脑里的这些疑问就会迎刃而解。二、再读质疑师:读了课文之后,刚才提出的疑问有了答案了吗?生1:现在我知道了桃花心木是一种特别的树,树形优美,高大笔直。生2:同《白杨》一样,这篇文章也是一篇借物喻人的文章。生3:作者借种树告诉了我们做人的道理。师:非常好,自己不仅能提出问题,还能解决问题,真能干!请同学们再读课文,看看还能发现什么问题。生兴致盎然地再读课文。师:又发现了什么问题?生1:我问种树人问题的时候,他为什么会笑?生2:“语重心长”是什么意思?生3: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