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松龄《浣溪沙·秋柳》阅读答案附赏析.docx
上传人:小多****多小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36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蒲松龄《浣溪沙·秋柳》阅读答案附赏析.docx

蒲松龄《浣溪沙·秋柳》阅读答案附赏析.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蒲松龄《浣溪沙·秋柳》阅读答案附赏析蒲松龄浣溪沙·秋柳阅读答案附赏析2021-09-0514:00:02小编:admin浣溪沙·秋柳蒲松龄旧向长堤缆画桡①,秋来秋色倍萧萧,空垂烟雨拂横桥。斜倚西风无限恨,懒将憔悴舞纤腰,离思别绪一条条。浣溪沙·秋柳注①画桡:指画舫,油漆彩绘之舟。浣溪沙·秋柳阅读答案1.“旧向长堤缆画桡”中“缆”字运用了什么表达技巧?有何妙处?(4分)答:①“缆”字可以是名词也可是动词,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当初长堤上的垂柳如缆,仿佛要挽住远行的画舫,写出了杨柳的柔美与多情。(2分)②呈现出了春天的生机与气象,与下一句的秋色萧萧构成对比,画面感强烈。(2分)2.这首词是怎样寓情于景的?试结合词作内容分析。(4分)答:秋色萧萧、烟雨迷蒙、西风又起、杨柳低垂的景象共同渲染出一幅萧瑟、悲凉的图景,(2分)有力地表现出了离别后的惆怅之情。(2分)3、试结合诗词内容分析本文写法上的特点。答;①,寓情于景。烟雨迷蒙、秋色萧萧、西风又起、杨柳低垂的景象共同渲染出了一幅萧瑟、悲凉的图景,有力地表现出了离别后的惆怅之情。②,对比的运用。昔日美景与眼前的萧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了离别后的悲凉。③,拟人的修辞。柳丝于西风中“恨”无限和“懒”“舞纤腰”采用了形象化的手法,写出了别后的无绪与悲痛,增强了诗词的感染力。浣溪沙·秋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