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推荐总务处工作计划范文集锦6篇时间是箭,去来迅疾,我们的工作同时也在不断更新迭代中,此时此刻我们需要开始做一个工作计划。工作计划的开头要怎么写?想必这让大家都很苦恼吧,以下是收集整理的总务处工作计划6篇,欢迎大家分享。一、关于义务教育阶段公用经费管理问题为切实加强对义务教育学校公用经费的使用管理,规范公用经费支出,确保公用经费专款专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最近,教育局正在制订《诸暨市义务教育公用经费管理实施细则》,估计将在近几天出台。根据局领导的意见,我们先在今天的会议上对这个文件的主要内容作些解释,以方便大家在今后工作中贯彻执行。1、公用经费是所有核算单位都相关的内容,尽管这个文件主要是针对义务教育学校制订的,但其中部分管理要求也适用于其他的学校(单位),需要大家参照执行。2、文件的基本内容包括四个部分:总则、预算管理、支出管理、监督与考核,重点是“支出管理”,文件在明确公用经费支出范围、原则的基础上,分别对教师培训费、差旅费、招待费、会议费等重点项目的支出作了具体规定。其中需要特别强调的是三点:一是调整了会议费的列支标准。按原来财政部门的要求,核算单位举办的各级各类会议,只要提供会议通知,都可以作为会议费列支;而新文件规定,只有召开县级及以上部门组织的会议、并先向局监察室报送《学校会议支出审批表》,经局审批同意后,相关餐费、住宿费、场地租用费、资料费,才能作为会议费。县级以下的其他会议支出,必须按费用类型分别列入招待费、办公费、差旅费等其他科目。二是加强了对招待费的控制。文件规定,义务教育学校的招待费标准为实拨公用经费的2%,其他学校的招待费标准仍执行原定标准;对超过标准的业务招待费,核算中心要予以拒报;确实因特殊情况需要报销的,经核算中心初步审核后,由监察室、财务科和核算中心进行会审处理。三是增加了公用经费使用的过程监控。核算中心要对公用经费的使用负监管职能,每季度要统计上报各核算单位的公用经费使用情况。对于公用经费使用过程中不符合开支要求或弄虚作假的单位和有关人员,局将责令限期整改并追究相关人员责任。二、关于义务教育学校医保等经费的专款控制从今年开始,教育局对义务教育的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公伤保险、失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实行单独拨款,并由我们核算中心进行专款控制。可能有部分同志对专款控制的具体内容不太了解,这里,我把有关要求再向大家作些说明:1、局拨的专项经费不包括应该由教职工负担的部分经费。因为应该由教职工负担的住房公积金、医保款,其实就是学校代扣代缴的部分,局在人员经费拨款当中已经包括了这一部分,再拨一次就是重复了。所以,这里就涉及到一个问题,代扣代缴部分,局里不是每个月划拨一次,而是年底一次性划转,平常教职工自负的部分经费需要由学校垫付。2、局拨的专项经费与学校实际需要负担的金额可能不完全一致。可能有的老师一开始就已经发现,要支付上半年的这部分经费,局拨款是不够的,因为财务科是根据全系统人均标准来核拨专项经费的,人均工资高的学校拨款数就会明显不足。因此,我们的控制方式就是有多少拨款,控制多少金额,一直到拨款用完为止。3、我们的控制方式。医保、公积金等款项托收以后,我们后台会及时统计支出金额和学校负担部分金额,前台根据后台统计数把学校负担部分解除控制。因为医保、养老保险、公积金等项目的托收时间不统一,各学校到中心结报的时间也不一致,要想托收一笔、前台解除控制一笔,是比较困难的,因此我们确定每月的25日,作为前台统一调整控制数的时间。如果有学校已经支付了相关费用、又需要急用时,可以与前台衔接,由前台临时调整控制数;如果发现学校实际支付数与后台统计数不相符,请大家及时与后台核对。三、20xx年义务教育学校债务偿付工作去年以来,根据市委市府的有关要求,市财政局、教育局把偿还义务教育负债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出台了具体的措施。我们大部分的教办、中心学校,从去年年底到现在,都为切实减少负债想方设法,做了大量的工作,而且接下来还有许多相关工作要做。这一项工作是由财务科牵头负责、核算中心具体落实的,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们发现有几个问题有必要提醒有关学校注意:1、按局里的意见,今年开始,学校不要用自筹资金归还负债,镇乡(街道)政府已经拨入的偿债专项资金也暂时不要动用,必须等财政局核实以后,才能按计划偿付。2、偿债时,要尽量执行财政局核实以后的偿付计划,确实有必要调整的,要事先联系、取得财政局同意后才能偿付。3、偿债的基本顺序是先还个人借款、再还银行借款,最后支付其他借款和工程欠款。四、开学收费及其缴存问题开学收费的缴存,一直是我们的一项重点工作,也是我们会计会议上讲得最多的一个话题,每学期收到教办、中心学校缴销的发票后,我们都会组织一次抽查,并且将抽查的情况及时进行反馈(在会计会议或核算中心网站上通报,有时还需要向领导汇报)。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