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河北卷)(全解全析).pdf
上传人:文库****品店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4.6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24年高考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河北卷)(全解全析).pdf

2024年高考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河北卷)(全解全析).pdf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4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24年高考第三次模拟考试(河北卷)历史·全解全析(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一、单选题1.下图为考古发现的北方某些原始社会文化区域,包括陕北、晋北、内蒙古中南部等地区,其遗址大多有石砌城墙保护,且分布在河谷断崖上,形成时间正好与黄河流域气候温暖时期(距今约8000—3000年)相吻合。据此推知,这一时期该区域()A.生活呈现居无定所特征B.华夏认同观念已然形成C.早期农耕文明得到发展D.区域之间文化交流有限【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距今约8000—3000年(中国)。据材料可知,图中呈现的北方原始社会文化区域分布在农牧交错地带,其形成时间与气候温暖期相吻合,气候变暖推动了交错带地区的农业革命,为文明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基础,早期农耕文明得到发展,C项正确。“生活呈现居无定所特征”与材料时间信息“距今约8000-3000年”不符,排除A项;华夏认同观念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排除B项;材料所呈现的北方原始社会文化区域的文明具有相似的特征,反映出区域间文化交流的频繁,排除D项。故选C项。2.商晚期至西周中期,青铜罍(盛酒礼器)在中原地区盛行。春秋战国时期,该礼器在内蒙古、山东、安徽、湖南、广西、四川等华夏边缘地区的政权中广泛存在,并成为一些族群的标志。这一变化反映出当时()A.礼乐制度日益崩坏B.民族交融不断发展C.周朝统治范围扩大D.青铜文化趋向成熟【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商晚期至西周中期(中国)。根据材料“商晚期至西周中期,青铜罍(盛酒礼器)在中原地区盛行。春秋战国时期,该礼器在内蒙古、山东、安徽、湖南、广西、四川等华夏边缘地区的政权中广泛存在,并成为一些族群的标志。”可知,青铜罍的传播范围不断扩大,可见当时不同民族间存在交流,民族交融不断发展,B项正确;材料未出现僭越的现象,无法得出礼乐制度日益崩坏,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周朝的统治区域,无法得出周朝统治范围不断扩大,排除C项;材料只涉及青铜礼器的传播,不能直接等同于青铜文化趋向成熟,排除D项。故选B项。3.《汉官仪》记载,东汉时期,百官在每年年尾会获得一笔“腊赐”(类似“年终奖”),其中大将军、三公能得到钱20万(一说30万)牛肉200斤、粳米200斛,几乎相当于他们一年的官俸。这一做法易导致()A.世家大族势力膨胀B.高官贵胄贪腐成风C.社会等级秩序崩溃D.阶级矛盾走向激化【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东汉时期,百官在每年年尾会获得一笔‘腊赐’,其中大将军、三公能得到钱20万(一说30万)牛肉200斤、粳米200斛,几乎相当于他们一年的官俸。”可知,体现了东汉时期大将军、三公等高官的政治影响力较大,此作法容易导致世家大族势力的膨胀,A项正确;材料反映不出高官贵胄贪腐成风的现象,排除B项;材料体现不出社会等级秩序崩溃的信息,表述有误,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统治集团内部的政治影响力,未涉及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矛盾激化的信息,排除D项。故选A项。4.下图为唐后期税收收入结构演化示意图。这一演变()A.抑制了藩镇割据的恶化B.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C.调整优化了经济结构D.促进了南北经济的均衡【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后期(中国)。根据材料“唐后期税收收入结构演化示意图”可知,唐朝后期,两税钱的收入占比在减少,但仍是占一半以上,青苗钱基本保持不变,榷酒钱和榷盐钱占比在逐步的增加,酒税和盐税的收入占比的增加从侧面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发展,B项正确;抑制了藩镇割据的恶化,“抑制了”一词说法过于绝对,排除A项;材料中描述的是收入占比,无法判定经济结构的变化,以及南北经济均衡,排除C项和D项。故选B项。5.宋初,儒家学者认为礼源于俗,故从俗在一定程度上也就是循礼。而程颐认为从俗需要符合义理,若不害义理,即可从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