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期末考试及答案【汇编】.doc
上传人:一只****懿呀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2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期末考试及答案【汇编】.doc

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期末考试及答案【汇编】.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PAGE页码6/NUMPAGES总页数6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期末考试及答案【汇编】(时间:60分钟,总分100分)班级:姓名:分数:一、填空题(共20分)1、中国梦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________利益,它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_______期盼。2、人们在公共生活中表现出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不仅是一个文明社会的反映,也是一个文明国家精神面貌的体现。3、_______和_______是我国最主要的两条河流,被称为“母亲河”。4、与父母沟通需要讲技巧,“四心”沟通法主要指的是留心_____、细心_________、用心______、耐心__________。5、我国四大发明包括_________,活字印刷、火药和_________。6、__________兴,则国家兴;__________强,则国家强。7、作为子女,_________、_________,练就本领,加强自身的品德修养,做到________就是对家人最大的精神安慰。8、公共生活需要__________,公共利益需要__________。只有共同维护公共利益,才能更好地享受公共生活,保障大家的________。9、我们希望能自己作决定,有时会把家人的关心看作是__________,甚至在明知他们讲的话有道理时,故意与他们__________。10、“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地区人们的________有着很大的差异。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郑和下西洋,开辟了中国的()。A.丝绸之路B.陶瓷之路C.青铜之路D.建筑之路2、下列对中国梦的理解,错误的是()。中国梦与普通人关系不大B.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C.中国梦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3、辛亥革命后,在人们日常交往中以握手礼取代旧式的()。A.称谓B.女权C.跪拜4、爸爸下岗了,我们作为子女,正确的做法是()。替爸爸不值B.不要零花钱了C.陪爸爸喝酒解闷D.一家人打牌取乐5、茶马古道推动了我国()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合作。A.东南边疆B.东北边疆C.西北边疆D.西南边疆6、下面哪个城市的标志是“拓荒牛”()。A.深圳B.珠海C.汕头7、“海上明珠”、“东方甜岛”等都是()的美称。A.上海B.澳门C.台湾D.海南8、殷墟出土了大量都城建筑遗址和以()为代表的丰富的文化遗存,系统地展现了中国商代晚期辉煌灿烂的青铜文明。A.甲骨文、青铜器B.石器、玉器C.陶器、瓷器D.书画、青铜器9、“善不是一种学问,而是一种行为。”这告诉我们()。A.善良之心就是关爱弱势群体B.只停留在口头上的善良不是真正的善良C.善良就是一颗广博的爱心10、我国近海岛屿众多,()是我国的第一大岛。A.澎湖列岛B.钓鱼岛C.台湾岛D.海南岛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小芳和老师说话时,总是身体前倾,目光专注。()2、《马关条约》中要求将中国香港岛割让给英国。()3、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4、抗日战争结束后,饱受战争苦难的广大人民渴望和平。()5、小华认为自己不是班委会委员,所以没必要参与班级建设。()6、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7、如果我们不履行义务,就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8、今天我们已经丰衣足食了,就不需要艰苦奋斗的精神了。()9、同学犯了错,我不会当着全班的面指责他,因为人人都有自尊心。()10、小明暑假旅游时,在名胜古迹上写“到此一游”。()四、连线题。(共10分)1、将下列大事件与发生各行的时间对应连起来。西安事变1931年9月18日卢沟桥事变1937年12月13日九一八事变1937年7月7日台儿庄战役1940年8月百团大战1938年春南京大屠杀1936年12月12日五、简答题(4小题,共30分)1、有几个同学在公共汽车上大声嬉闹,你站在旁边,会做些什么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为了减轻自然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危害,我国做了哪些举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