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金刚经》法义十问金刚经法义十问2022-02-0217:00:01小编:admin问:金刚经讲些什么?答:金刚经主要讲的是以金刚般若智降伏其心。此经以一个主题、二个问题或三个问题为根本线索。如金刚经中说:“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这是罗什译文。玄奘译文是:“希有世尊,乃至如来应正等觉,能以最胜摄受,摄受诸菩萨摩诃萨,乃至如来应正等觉,能以最胜付嘱,付嘱诸菩萨摩诃萨。世尊,诸有发趣菩萨乘者,应云何住?云何修行?云何摄伏其心?”义净译文是:“如来应正等觉,能以最胜利益,益诸菩萨,能以最胜付嘱,嘱诸菩萨。世尊,若有发趣菩萨乘者,云何应住?云何修行?云何摄伏其心?”从引文中我们可以看出,金刚经是以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为前提或说是以发趣菩萨乘者为前提。所谓发心或发趣,就是生起成佛之志愿。这是最伟大的人生定位,可以说整个大乘佛法,都是以此为根本前提。志愿与定位还只是一个伟大蓝图,必须要有具体的实践方法和对治问题,不然就没有可操作性。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就是具体的实践对治的目标与课题。从这个问题中,我们可以说金刚经就是实修实证金刚智的无上宝典。问:金刚经在佛法中的位置?答:金刚经是大乘佛法的根本与前提。金刚经中云:“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由此可证明,此经是成佛的根本法所在。据解深密经中佛判释一代说教,可分为三时,一是有相教,二是无相教,三是不有不空中道了义教。无相教是大乘教,有相教是小乘教,第三时了义教是大乘教的圆满教,是以无相教为基本而圆满无量义。金刚经是属于第二时无相教的核心,也就是大乘佛教的基础与前提。金刚经直显无相法性究竟彻底,又于无住广大甚深行上做种种阐释,可为理事兼备。然也有隐而未显之密意存在,如全部般若经都没有广开心识结构分析,对于第八识没有阐释,所以在转识成智还有操作上的细节没有显明,这正是唯识了义教在第三时所要补充的。所以学修金刚经必须还要进一步地学修瑜伽唯识教,这样才是圆满的大乘佛法之实践。金刚经在佛法中的位置是至高无上的,是最根本的教义。然而,至高无上与根本前提并不意味着其中实质内涵的妙义都已详尽,所以佛在第三时中,广演唯识所现之义,从而使得转识成智的方法是一种具有精密的结构系统与可操作性之方法。金刚经之所以至高无上,就在于其开启一切法平等性义,也就是不二法门,也就是一真法界理。这个妙义在唯识教里得到充分的具体阐释。问:如何正确地修学金刚经?答:若要正确地修学金刚经,就必须掌握正确的学修方法和观念。什么是正确的方法和观念呢?就是要依据四依四不依为基本原则。所谓四依四不依者:一依法不依人,二依智不依识,三依义不依语,四依了不依不了义。以佛经为根本资源,以佛经解释佛经,让佛经与佛经互为参证。这样利于加深理解与悟入。以至诚真信为根本态度,以现量和比量为认知体悟门径,这样就可以契合一切经义,当然金刚经亦不例外。所谓正确的观念就是佛法的根本法印,也是最高法则,是佛法的真理性的所在。所谓法印就是三法印和一实相印。三法印是: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大乘专讲实相印,即一切法皆缘起性空。三法印与一实相印是开合不同其义全一也。只要以法印为法则,为指导思想,如理地作意,如法地受持奉行金刚经就是最为正确地修学。时下一些学人,或依某宗某派之义去学金刚经,或依世间学术以分别心去学金刚经,这样有不足,不要忘记金刚经是佛法的金刚经,不是某宗某派的专利,更不是世间学术所戏论的玩意儿。只有站在根本佛法的立场上,以根本佛法的观念、态度去如实奉持金刚经,这样才能契合真实佛法。问:金刚经主要对治什么?答:金刚经主要对治的就是我法二执。金刚经以“无相”“无住”为基本法要。在中国佛教中,一般释经者多依平面性的解释方式诠注金刚经,不能从立体性动态的实证角度去感悟金刚经。所谓平面性就是从字面意趣上揆度,又依己意进退经说,发挥玄思冥想之意境,与经本义全按不得实在。佛经特别是金刚经,它是具有严密的系统结构,其内在涵义及互依作用,都有特定的旨趣,不可以妄加臆解。金刚经是成佛之道,它是一个实践工程。所以在诠解金刚经时,要用佛法固有的诠解方法去训诂其义。佛法的实践是有步骤的,是有层次的,并且每一过程都有相应教果存在,所以要想真正地诠解金刚经,首先要具备对全部佛法的教典了解。特别是对六百卷大般若经的掌握。甚至对圣龙树、圣提婆以及慈氏菩萨、无著菩萨、世亲菩萨的相关作品的了解。大乘佛法是成佛之法,它的对治就是我法二执,由二执而生二障,即烦恼障和所知障。此二障若依理解,则都是于法性不能彻悟,“无相”与“无住”实是从法性角度上讲法性涅槃无相空寂,能证法性是以无住般若而直显,“无住”为能破,“无相”为所显。依此法要,即可断尽情执,成就金刚般若之妙智。问:金刚经那些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