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农业综合站站长个人事迹材料.docx
上传人:雨巷****可歆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2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乡镇农业综合站站长个人事迹材料.docx

乡镇农业综合站站长个人事迹材料.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乡镇农业综合站站长个人事迹材料文章标题:乡镇农业综合站站长个人事迹材料青春无悔谱华章――记**镇农业综合站站长***1996年从***从沧州学校毕业便被组织上分派到**县**镇工作。从事农业及农村工作已有11个年头,当时的社会上对从事农业这一行曾有句顺口溜“农林水,跑断腿。搞技术,没油水”。做为一名从农村出来的为数不多的大学生,他也曾犹豫、彷徨过,可是当他深入村屯,接触农民兄弟,感受到他们的贫困和对通过农业致富的热切渴盼,感受到他们对农业工作人员的理解和火热的深情,他的心灵被震撼和洗涤了。那时,他便默契地定位了他的人生目标:扎根农村,为广大农民服务一生,奉献一生。1998年,在深入村屯调查研究中他发现,新发村有着多年的种植谷子的历史,且在县里居民当中口碑极好,这使他的心里一亮。在乡党委政府的支持下,他们首先根据新发村的土壤条件,建起了“小粒黄”优质谷子示范带。之后,他们在每个生产环节亲自动手指导农民加强科学管理,他的皮肤晒坏了,人也瘦了一圈。新发村三队的徐庆元感动的握着他的手说:“宁同志,你把俺们的地当成你自己一样苦干,还是党的干部好啊!”他的一句肺腑之言,使他的劳累一扫而光。在他们的辛勤管理下,当年的“小粒黄”优质谷子生产示范带种植获得了成功,亩产400斤,每斤售价1.5元,每亩纯收入350元,是大豆的2倍。第二年发展到了530多亩,现已发展为6000多亩,成为远近闻名的“谷子生产基地”。为了使生产出的优质小米一拓更广阔的县场,他们在产前、产中、产后重视“绿色”指标,用绿色肥创绿色品牌。使小米达到国家A级绿色标准。并且他带领站里人员和农民兄弟一起跑县场,搞包装,在20xx年,将“小粒黄”正式注册为“新发”牌绿色小米。他看到谷农欣慰的笑了。继“无公害蔬菜基地”、“谷子基地”发展喜获成功后,他带领全站人员在乡党委政府的支持关注下,进一步树立了为农民增收服务的信心,因为种植结构调整,产业结构调整在中国加入WTO,中国农业面临的巨大冲击和挑战面前更显得任重道远。他深深为此忧虑过,也感到了肩上的担子更重了。可是他们和观念已更新了的农民们一样不气馁,不急燥,在充分掌握国际国内农业县场方面的信息的前提下,以县场为导向,以县场求发展,切实从他乡的地缘、资源优势出发,走适合他乡乡情的种、养之路。他只是用行动,兑现他的最初的人生诺言,用心血浇灌着他脚下的这块深情的土地,**镇的农民兄弟们却把他当作了土明星,需要他、信赖他、热爱他,组织上也给了他很大的荣誉:他领导的农服中心被评为地、县、乡先进集体,他个人也连年被县政府记功表彰和荣获优秀共产党员的称号。农民兄弟的信任和组织上的认可他很珍惜,他感到肩上的担子沉甸甸的。因为在这样一个有着千百年传统生产观念的国度里,种植结构调整,产业结构调整,任重道远,是每名农技人员的历史史命。他决心按照江总书记“三个代表”的要求,不断的更新知识,用新知识新技能武装自己,转化作农民兄弟庄稼地里沉甸甸的麦穗,田野里健壮的牛羊和在热乎乎的火炕上点钞票时满意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