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期末考试及答案【精编】.doc
上传人:东耀****哥哥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94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部编版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期末考试及答案【精编】.doc

部编版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期末考试及答案【精编】.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PAGE页码5/NUMPAGES总页数5部编版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期末考试及答案【精编】(时间:60分钟,总分100分)班级:姓名:分数:一、填空题(共20分)1、生活中,我们留心观察、__________,尽力关心和帮助家人,让他们多一份__________和__________,并与他们一起撑起我们的家。2、人们在________中的生活,构成了我们的________。3、孙中山第一次提出________这个影响深远的口号。成立________,积极传播革命思想。4、________建设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平台。5、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冲击,许多独具特色的民间艺术形式正面临着衰落的困境。6、构建和谐的公共生活,需要我们做到_________。7、我们的祖国位于亚洲的东部,_________的西岸,是世界上面积第三大的国家。8、与父母沟通需要讲技巧,“四心”沟通法主要指的是留心_____、细心_________、用心______、耐心__________。9、在班级建设中,____是保证公平的前提,用___的规则管理班级事物,可以实行对所有人、各种事的标准一致。10、课余生活中,我们的言谈举止应该符合小学生的________。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献哈达是()的习俗礼仪。A.回族B.藏族C.苗族D.壮族2、同学之间在交流某个问题中分歧时,下列选项哪种是正确的()A.强烈要求对方自己是对的B.虚心向对方请教,共同查找问题根源C.抱怨对方不合作,未想到他人持不同意见的原因3、1911年4月27日,总指挥()组织并发动了广州起义。A.孙中山B.黄兴C.喻培伦4、下列选项中,()是中国国徽。A.B.C.D.5、郑和下西洋,开辟了中国的()。A.丝绸之路B.陶瓷之路C.青铜之路D.建筑之路6、每年的7月1日是()。A.国庆节B.建党节C.建军节7、你认为与别人沟通时,()会让对方心理受到影响。认真倾听B.左顾右盼,四处张望C.积极回应D.不打断别人发言8、()被确定为世界人权日。A.12月9日B.11月10日C.12月10日D.12月10日9、我们在与父母共同成长的过程中,相互()最为重要。A.沟通B.理解C.吵架D.沟通和理解10、1842年,清政府同英国签下的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是()。A.南京条约B.马关条约C.辛丑条约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孩子是维系家庭成员之间亲情的纽带。()2、理性对待分歧,会让我们有合情合理的看法和思考。()3、抗日战争结束后,饱受战争苦难的广大人民渴望和平。()4、小华认为自己不是班委会委员,所以没必要参与班级建设。()5、家人商讨事情的时候,都认为我还小,我参与了也没用。()6、从汉字的形体中,我们往往可以体味出中华民族传统的思想观念。()7、“容止格言”告诉我们小学生要时刻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8、没有停车位了,爸爸把汽车停在了消防通道上。()9、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10、五年级学生选择课余生活应该完全由爸妈做决定。()四、连线题。(共10分)1、请将下列格言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连线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仁爱精神终日乾乾,与时偕行诚信精神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求新精神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好学精神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爱国精神五、简答题(4小题,共30分)1、请你说一说一件最近与父母发生小矛盾的事情,并说说你现在打算怎样解决这个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有几个同学在公共汽车上大声嬉闹,你站在旁边,会做些什么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如何保障大家在公共生活中的共同利益?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