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中学体育工作计划【精品多篇】【编辑】中学体育工作计划【精品多篇】为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中学体育工作计划篇一一、指导思想:根据学校“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学校的发展为本,充分发挥德树中学体育工作的优良传统,做好新课标下的体育教学工作,开发校本选修课,努力提高教研组教育、教学质量。二、工作要点、目标:1.做好各项准备工作,迎接省市优质课、论文评比,落实教研组1—2节高质量展示课和论文。2.狠抓学生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工作,以点带面,推进面上工作,使学生的身体有一个明显提高。3.促进学校素质教育工作和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做好高三年级毕业班体育教育、教学工作。4.以抓教学常规工作为载体,以教育引导和激励制度为措施,抓紧各个环节的落实,重点是备课和40分钟教学,提高全组教师的业务水平。5.抓好高三年级运动队高考加分各项工作,正确无误使有资格审报运动员参加测试,做到万无一失。6.积极推荐组内青年教师参加市基本技能大赛。7.组织羽毛球队参加四川省中学生比赛;7月的全国羽毛球比赛。8.组织棋队、健美队参加省、市比赛。9.进一步开展全校学生的体育竞赛活动,(SBA篮球联赛)促进校园朝气蓬勃发展。10.配合学校工会,开展全校教师体育竞赛活动。三、实施步骤:1.做好各项准备工作,迎接省市优质课、论文评比,落实教研组1—2节高质量展示课和论文。(各年级备课组)2.做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工作。各年级、各班级在5月20日前完成。3.做好高三毕业班体育成绩和《学生按需分配体质健康标准》达标工作,填写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登记卡,对体育成绩有困难的学生,应及时与班主任取得联系,并开出名单,在3月31日前完成第一阶段,5月19日前完成学生体育成绩测试。4.教研组每位教师在开学前认真备好二周课,接受学校领导随机检查教案,认真上好序言课,保证40分钟教学质量。5.各运动队要认真做好毕业班运动队高考加分审报资格的工作。正确无误使有资格的运动员都能审报成绩。6.组织羽毛球队参加四川省中学生比赛;7月的全国羽毛球比赛。7.完善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手续,正常开展各项工作。8.各备组负责各年级和全校的小型竞赛活动,开展校群众性体育运动,丰富学校业余文化生活。9.提高全校教职工身体素质,组内积极配合校工会开展教工体育锻炼和竞赛活动以及校际间的友谊赛。中学体育工作计划篇二新的学期已经开始了,面对新的教育教学形式,面对新的教育教学工作任务,体育教学显得更为重要,为了更好的完成本学期的各项体育工作,现结合我校的实际制定本学期体育工作计划如下:一、指导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以新兴区文教局20xx年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贯彻落实《学校体育工作条例》,执行《学生体质健康评定》标准,在全面完成体育教学任务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特长,发展学生的能力,培养学生逐步养成“终身体育”的意识。二、奋斗目标1、按照国家课程计划要求开齐、开全体育课与活动课,开课率达100%。2、认真学习新教材,执行课程标准,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3、结合体育教材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道德风尚,陶冶美的情操。4、学校体育活动开展率达到100%。5、坚持体育训练,加强我校的优势项目跳绳的提高训练。6、学生体育合格率力争达到98%以上。7、大课间操活动坚持经常、灵活。为学生提供有效的体育活动时间。8、积极参加教育局举办的各项文体活动,竞赛活动,参与与提高并重,不断提高运动水平。二、具体措施一加强体育教学管理,提高规范化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1、确定本学期体育及教学工作的重点,规范教学工作要求,把主要精力投入到规范化体育课堂的构建模式上。2、学习新课标,新教材,执行《学校体育工作条例》,落实体育课程标准的实践,开齐、开全体育课,要求教师按规定的课时和课程计划认真授课。3、提高授课质量,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大力加强现有的设备的使用,充分发展与提高学生的素质。4、在全面完成体育教学工作任务的同时,加强体育教学研究工作,确定出本学年的体育教研专题,并在时间中逐步实施,定期组织体育教研活动,推动教学研究工作的深入开展。5、在体育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科特点,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陶冶学生美的情操。二、发挥体育活动对于学生能力培养的优势,加强两操活动的组织管理。1、体育活动开展率力争达到100%,形式要灵活多样,以培养学生兴趣,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主要出发点。2、本学期着重组织学生开展跳绳比赛,拔河比赛,棋类比赛等活动,并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新兴区文教局及市田径运动大会,并努力获得优异的成绩。2、以同年组配合,协作开展活动为原则,以学校活动计划为主体方向,班级活动为基本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