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红色旅游传承中华民族伟大精神.pdf
上传人:文库****品店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4.7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发展红色旅游传承中华民族伟大精神.pdf

发展红色旅游传承中华民族伟大精神.pdf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06年第2期(总第31期田东娜:发展红色旅游传承中华民族伟大精神3月15日出版发展红色旅游传承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田东娜(大连民族学院经济管理学院,辽宁大连116605)摘要:红色旅游是个具有明显政治与文化意义的主题性旅游形式,是发挥旅游教育功能有益而可行的尝试,尤其对全民族优秀思想与精神的进一步凝聚将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在对红色旅游的涵义极其产生背景的介绍下,着重分析其强大的政治功能与文化意义,为广大旅游者更好地理解红色旅游、吸收先进文化提供帮助。关键词:红色旅游;政治背景与意义;文化背景与意义;经济背景与意义中图分类号:F59o.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15X(2006)02—0065—03探求进行旅游活动的动机,不难发现寻找文化、传员沉溺于功绩、新党员不能继承和发扬革命精神、官僚播文化、修身养性是绝大多数人的选择,这表明旅游除主义盛行、贪污腐败等问题频频出现,严重损害了党的了具有强大的经济功能之外还具有强大的教育功能…。形象,削弱了党的执政能力,在这种情势下,党中央在随着物质生活的丰富,人们也在经历着新旧思想变迁带2001年9月举行的十五届六中全会上通过了“中共中央来的精神生活的再定位,在这个过程中的旅游活动起着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和建设的决定”,在2004年9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如何发挥旅游的教育功能,让优月举行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又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秀的旅游产品使旅游者强闻开智、提高素养,成为旅游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表明了我党整党、整风开发者新的追求。结合我国多种社会现实,旅游界推出的决心。这两个重要文件决定以我党在各个革命时期的“红色旅游”主题产品,期望以弘扬革命传统和文化、奋斗历程和革命精神为主线,对全党进行一次深入而持增强全民的爱国主义情感来增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久的教育。设,也为改进和创新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方式进行我党领导全国人民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新的尝试。此举得到全社会的认可,中共中央办公厅、资本主义的革命斗争,是一部光荣历史,也是一条光辉国务院办公厅为此专门印发了(2o04—2010年全国红色道路。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时期,重温革命历旅游发展规划纲要》,决心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以中国共史,重走胜利之路,也有助于共产党人深刻感受我党艰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战争时期形成的纪念地、标志物为苦卓绝、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有助于年轻干部理解井载体,以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事迹和精神为内涵,组冈山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和西柏坡精神,引导和织接待旅游者开展缅怀、学习、参观游览的主题性旅游教育青年党员坚定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活动”_2J,为推进旅游教育功能的发挥、大力弘扬革命社会主义的理想和信念。针对党中央的精神,2004年2精神和再塑中华文明营造了强大的社会与政治舆论。红月,在全国旅游工作会议期间,上海、北京、江西、福色旅游之所以受到中共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的重视,与建、河北、广东和陕西等省市依据本地区革命遗址旅游我国特定的政治及文化背景有很大的关系,也必定为社发展的良好现状,提出了“打造红色旅游品牌,推动红会主义政治与文化建设作出巨大贡献。色旅游大潮”的口号,并签署了《郑州寓言》,拉开了红色旅游热潮的序幕]。此举立即得到党中央和国家旅发展红色旅游的政治背景与意义游局的重视,2004年8月,在纪念红军长征70周年之一、际,国家旅游局以青年党员、干部重走长征路为起点正1.党情严峻。发展红色旅游有利于用革命精神再次式启动了“红色旅游”工程,2005年2月,中央有关部武装全党门联合制定了{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执政党的党风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要》,红色旅游作为一次重要的政治创新在全国各地如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因此我党一直重视党风建设。在火如荼地开展起来,成为党风建设的大课堂。实践证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党的队伍状况发生重大变化:明,这种教育方式是丰富生动和切实有效的。新党员大幅度增加、干部队伍新老交替不断进行、老党2.民情复杂,发展红色旅游有利于培育民族精神作者馨品简羿介:田东娜(2田00东5娜-05(一)-191785.一),女,满族,辽宁绥中人,大连民族学院经济管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旅游教育、旅游文化.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