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员工请假制度【集合】员工请假制度在现实社会中,制度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制度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法令、礼俗等规范。你所接触过的制度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员工请假制度,欢迎阅读与收藏。员工请假制度11.目的为了进一步规范员工请假的管理工作,特制定本规定。2.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所有员工。3.管理规定3.1国家法定假日为公司基本假日(若有变更时应事先公布),但因业务需要可指定照常上班或换休,工人以加班计算。3.2请假应于前一天找到工作代理人并填写《员工请假单》(见附表);但因突发事件或急病来不及先行请假者,应利用电话或其它方式迅速向部门主管领导请假,并在假期终止后,于上班日补办请假手续,否则视同为旷工。3.3事假3.3.1事假理由不充分或足以妨碍业务者,主管可不准假或暂缓准假。3.3.2事假工资计算方式:①月请假半日(4小时以内),不可累计计算,不扣发工资;事假月超过4小时,按事假1日处理。若员工有意的连续每月请半日假期,视情况扣发一日工资。②职员事假日扣款=(基本工资+岗位津贴)/21.75天。③工人事假日扣款=基本工资/21.75天。出勤天数不足11个工作日的,扣款参照职员级别执行。3.3.3员工在公司外因酗酒、打架、赌博、闹事等原因休假的,扣发日工资,其当月奖金100%扣除。3.4病假3.4.1员工请假须附加有效说明书:加盖医生手戳并写明生病状态的《诊断书》原件或《病志》原件。3.4.2医疗期满仍不能上班者,公司有权依法解除劳动合同。3.4.3病假工资计算公式:①职员病假日扣款=(基本工资+岗位津贴)/21.75天/2。②工人病假日扣款=基本工资/21.75天/2。出勤天数不足11个工作日的,扣款参照职员级别执行;3.4.4规定的医疗期间内病假:①超过1天(含1天)未满11个工作日的,扣日工资的50%;②超过11个工作日(含11个)未满3个月的.支付其基本工资的1/2;③超过3个月(含3个月)未满6个月,其超过部分支付其基本工资的1/3;④超过6个月(含6个月)的,其超过部分支付基本工资的1/4。说明:⑤按照以上方法计算的应发工资总额如低于880元(沈阳市最低工资标准1100元的80%),应按880元发放月工资。3.4.5请病假需为同一疾病,核算病假日期时应按连续考勤周期计算,期间只有连续出勤11个工作日,方可视为前一假期周期结束,否则自动视为连续假期周期(扣除出勤工作日)。3.4.6医疗期间5日以上病假须由二级以上医院开具《诊断书》原件或《病志》原件。3.5婚假3.5.1员工结婚正常为3天,晚婚(女23周岁和男25周岁)为10天,应在休假前将手续办理完毕,须附结婚证复印件,晚婚以结婚证日期为准,婚假日期从结婚请假日起连续计算(包括节假日,无路程假)。3.5.2正式员工婚假期间工资照发。3.6产假3.6.1休假需满足领取《独生子女光荣证》的条件,且经过公司审批:①女员工享受98天产假;②剖腹产增加15天产假、多胞胎每胎增加15天产假;③晚育(23周岁零9个月以上)增加产假60天,产假另行办理;④其他情况按事假处理。3.6.2女员工流产的,给予15天产假,其他按事假处理。3.6.3女员工因休产假造成的岗位空缺,如确需补充可按规定提出用人申请,休完产假后上班的女员工由公司另行安排工作。3.6.4产假工资、奖金的发放。①缴纳保险者:休假期间应发工资按1100元/月发放,用于抵扣生育保险金;若提前上班,则按正常薪酬发放。另外,流产假扣日工资,返还保险公司保险金。②未缴纳保险者:未缴纳保险者:休假期间应发工资按1100元/月发放,至正式上班止。另外流产假扣1/2日工资。3.7护理假3.7.1男员工护理假:妻子正常产3天,非正常产7天(需提供医院证明、结婚证或出生证明);晚育(按妻子年龄计算,需提供结婚证或出生证明)7天,须附孩子的出生证明,假期从孩子出生当日起连续计算。3.7.2护理假工资、奖金的发放。①缴纳保险者:扣发日工资,返还保险公司保险金;②未缴纳保险者:不扣工资。3.8丧假3.8.1本人直系亲属(父母、配偶、子女)死亡时,给予3天丧假;其余亲属(兄弟、姊妹、岳父母或公婆、祖父母、外祖父母)死亡时,给予1天丧假。3.8.2正式员工丧假期间,工资照发。3.8.3员工按照与本人的关系给予不同假期,在请假单上必须标明与本人关系。3.8.4其他亲属的丧礼如有必要参加,依有关规定应请事假。3.9工伤假3.9.1员工因工负伤须到指定医疗机构治疗。医疗期按国家不同工伤等级的规定,医疗至伤愈或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时,由医疗单位做出医疗结论。3.9.2医疗期间的工资发放:依据博林特电梯《工伤职工医疗管理办法》执行。3.9.3超过医疗期的,由医疗机构做出医疗结论,公司安排继续治疗或重新安排工作。致残或死亡的按国家有关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