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计划【实用】.docx
上传人:lj****88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DOCX 页数:54 大小:44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小学数学教学计划【实用】.docx

小学数学教学计划【实用】.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44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小学数学教学计划小学数学教学计划(通用15篇)时光飞逝,时间在慢慢推演,我们的工作又将在忙碌中充实着,在喜悦中收获着,该好好计划一下接下来的工作了!计划怎么写才不会流于形式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学数学教学计划,欢迎阅读与收藏。小学数学教学计划1数学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必修课。通过数学课程的学习,学生获得数学基本知识和技能,逐渐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下面是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计划,欢迎参考!一、基本情况分析:本年级学生有学生47人,其中男生有25人,女生有22人。从总体上看,学生数学能力相对欠缺,数学基础不够扎实,学校热情一般,大多数学生上课能专心听讲,认真思考问题,积极主动地发言,提出不同的看法,能按时完成作业。反应比较慢的也不少,一道非常简单的计算题,你给他讲一遍不会,再讲一遍还是不会,继续讲一遍仍然不会。二、教学内容本册教学内容分为五大板快:(一)、数与运算。1.第二单元百分数的应用。2.第四单元比的认识。(二)、空间与图形。1.第一单元圆。2.第三单元图形的变换。3.第六单元观察物体。(三)、统计与概率。第五单元统计。(四)综合应用:数学与体育、生活中的数。(五)整理与复习。三、教学目的和要求:1.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圆及圆的对称性,认识到同一个圆中半径、直径、半径和直径的关系,体会圆的本质特征及圆心和半径的作用,会用圆规画圆。结合具体情境,通过动手实验、拼摆操作等实践活动,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体会化曲为直的思想。结合欣赏与绘制图案的过程,体会圆在图案设计中的应用,能用圆规设计简单的图案,感受图案的美,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2.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加深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能利用百分数的有关知识或运用方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感受百分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3.经历运用平移、旋转或作轴对称图形进行图案设计的过程,能灵活运用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结合欣赏和设计美丽的图案,感受图形世界的神奇。4.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比的过程,理解比的意义及其与除法、分数的.关系。在实际情境中,体会化简比的必要性,会运用商不变的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化简比。能运用比的意义,解决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比的意义,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5.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感受复式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能根据需要选择复式条形统计图、复式折线统计图有效地表示数据。6.学生能正确辨认从不同方向(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5个小正方体组合)的形状,并画出草图。感受观察范围随观察点、观察角度的变化而改变,能利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四、教学措施:1.鼓励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2.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3.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及初步的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五、教学课时安排(按单元顺序)一单元圆:17课时。二单元百分数的应用:16课时三单元图形的变化:5课时整理与复习(一):5课时数学与体育:3课时四单元比的认识:13课时五单元统计:6课时整理与复习(二):3课时生活中的数:2课时六单元观察物体:5课时看图找关系:2课时总复习:10课时机动时间:3课时小学数学教学计划2一、学期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情感目标、能力目标)1、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会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会进行整数、小数的互化,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约分和通分。2、了解正、负数的意义;会用正、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能借助温度计比较正、负数的大小。3、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会解决有关分数加、减法简单实际问题。4、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5、掌握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的方法。6、结合现实事例,初步学会求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在游戏活动中,体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7、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能用数对表示位置,在方格纸上根据数对确定位置。8、认识复式条形和折线统计图,会用简单的复式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来描述数据。9、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0、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推理的能力。11、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二、学情分析五年级学生基本具有一定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自学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