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九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 第26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
上传人:一吃****瀚文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71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九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 第26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九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第26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课时作业26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一、选择题1.毛泽东在某次会议上指出,政府的工作重点将是如下内容。该会议(B)工作重点(一)肃清反动派的残余,镇压反动派的捣乱。(二)尽一切可能用极大力量从事人民经济事业的恢复和发展,同时恢复和发展人民的文化教育事业。A.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思想基础B.面临筹备建立新中国的重大问题C.宣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正式建立D.在探索经济建设上取得初步成果解析:由题干描述,政府的工作重点主要是肃清反动派,并尽力恢复经济和文化教育事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时主要是为了筹备新中国的发展,故本题答案选B项;A项错误,由“肃清反动派”可以看出此时应该是新中国成立之初;C项错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材料中没有提及;D项错误,材料中只是体现工作重点没有体现工作成果。2.新中国成立伊始,政务院在共同纲领指导下颁布了《社会团体登记暂行办法》,初步确立了社会组织“分级登记”的管理体制。该办法实施的重要政治动机是(A)A.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B.取缔非法的社团组织C.防控境外的敌对势力D.激发社会组织的活力解析:据材料“初步确立了社会组织‘分级登记’的管理体制”可知对社会团体进行登记的目的在于加强对社会组织的管理,有利于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A项正确;B、C、D三项均与题意不符。3.1949年11月,毛泽东在给华中局等单位的电报中指出,“你们必须将这种市的县的各界人民代表看成是团结各界人民,动员群众完成剿匪反霸,恢复与发展生产,恢复与发展文化教育直至完成土地改革的极重要的工具”。这反映出新中国成立初期(A)A.政治协商成为统战的重要方式B.民主政策深得民心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已初步形成D.中央允许地方自治解析:根据材料“你们必须将这种市的县的各界人民代表看成是团结各界人民,动员群众完成剿匪反霸,恢复与发展生产,恢复与发展文化教育直至完成土地改革的极重要的工具”可以看出其主张利用政治协商制度动员和团结各界人民,因此可以看出新中国成立初期政治协商成为统战的重要方式,A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出“民主政策”,B项错误;材料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初步形成的时间不符,C项错误;“中央允许地方自治”不符合史实,D项错误。4.毛泽东认为:“1950年《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便利我们放手进行国内的经济建设和共同对付可能出现的帝国主义侵略,争取世界的和平。”这表明新中国的外交政策(A)A.是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的结合B.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C.由革命外交向国家外交转型D.取决于地缘政治的考量解析:材料“1950年《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表明,当时新中国把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相结合,采取了“一边倒”的外交政策,故A项正确,C、D两项错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故B项错误。5.“1953年国家转入大规模经济建设并宣布向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过渡以后……到1956年年底,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最终形成了以指令性计划为主、指导性计划为辅的计划经济体制。”促进这一体制形成的主要因素应当是(A)A.苏联模式的影响B.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C.西方国家的封锁D.计划经济体制的优势解析:根据当时的国内外形势分析,中国经济模式的确立主要是受了苏联模式的影响,故A项正确;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只是为计划经济体制的确立提供了一个重要条件,故排除B项;西方国家对新中国经济的封锁不是主要因素,C项也应排除;D项是当时苏联模式的一个体现,而且这种“优势”有弱化的趋势,故排除。6.毛泽东指出:“我们的这个宪法,是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但还不是完全社会主义的宪法……”导致“宪法”具有这个特点的主要原因是(A)A.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尚未完成B.人民代表大会制尚未建立C.新民主主义的过渡尚未结束D.社会主义工业化尚未完成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个宪法”是指1954年宪法。宪法的社会主义性质是由社会主义经济性质所决定的,而1954年时,社会主义三大改造还没完成,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还没有建立起来,故A项正确;B、C两项说法错误;D项不是主要原因。7.有外交家认为,它之所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是因为它为各国如何处理相互间关系提供了五条“切实可行”的原则,它“反映了人类对美好世界的追求,同时也指出了建立美好世界的途径”。这里的“它”(D)A.让新中国外交完全摆脱意识形态的限制B.使美国孤立封锁中国的局面被彻底打破C.是新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根本原因D.扩大了中国与非社会主义国家的外交联系解析:根据材料文字“为各国如何处理相互间关系提供了五条‘切实可行’的原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它”是指1953年周恩来总理会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A项表述“完全”不符合史
立即下载
相关文档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九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 第26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随堂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星级:
2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九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 第26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一课一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星级:
4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九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 第26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星级:
4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九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 第26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梯度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星级:
6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九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 第26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星级:
7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九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单元综合检测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星级:
8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九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单元综合2(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星级:
8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九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单元综合1(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星级:
10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九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单元测试(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星级:
11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九单元 第26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星级:
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