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声学提纲.pptx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PPTX 页数:149 大小:10.4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建筑声学提纲.pptx

建筑声学提纲.ppt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39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建筑声学课程体系:课程体系:课程体系:第四章:室内音质设计音质主观评价和客观指标音质设计的方法与步骤几种典型建筑的设计方法参考资料第一章噪声的性质和计量描述声音传播的几个概念:第一节声音的基本性质声速:声波在弹性介质中的传播速度,记作c,单位是m/s。声速不是质点振动的速度,而是振动状态的传播速度。声速的大小与声源振动的特性无关,与介质的弹性、密度以及温度有关。当温度为0oC时,声波在不同介质中的速度为:松木3320m/s软木500m/s钢5000m/s水1450m/s空气331m/s(标准大气压)第一节声音的基本性质三、声音的频带人耳可听范围20—20000Hz,敏感范围100—4000Hz倍频带和1/3倍频带第一章:声音的基本性质第二节:声音的计量第二节:声音的计量第二节:声音的计量声压和声强的关系人耳的可听范围第二节:声音的计量第二节:声音的计量第二节:声音的计量第二节:声音的计量第三节:声音的频谱与声源的指向性第三节:声音的频谱与声源的指向性第三节:声音的频谱与声源的指向性“频谱”意识…声源在自由场中辐射声音时,声音强度分布情况的一个重要特性为指向性。点声源无指向性声源尺寸比波长大得越多指向性越强中高频声音指向性强第四节:声音的传播第四节:声音的传播有限长线声源在有限长线声源情况下,观测点所接受的声音能量只与该点至有关声源两端点视线间的夹角成正比,而与距离成反比。如果距离较近,则距离每增加1倍,声压级降低3dB;如果距离较远,则距离增加1倍,声压级降低6dB。衰减3dB第四节:声音的传播Lp—室内与声源距离为r处的声压级(dB)Lw—声源的声功率级(dB)r—接受点与声源的距离(m)Q—声源的指向性因数,它与声源的方向性和位置有关,通常把无方向性声源放在房间中心时,Q=1;声源位于某一墙面中心时,Q=2;声源在两个界面交线中心时,Q=4;声源在三个界面交角处,Q=8。R—房间常数,决定于室内总表面积S(m2)与平均吸声系数 ̄,其算式为:一、声波的绕射与反射绕射(衍射):当声音通过障板的孔洞时(或障板尺寸d<<λ),能绕到障板的背后改变原来的传播方向,在障板的背后继续传播,这种现象就是绕射。波长越长,绕射的现象越明显(门缝、窗缝和路边防噪声屏障)反射:当声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尺寸比波长大得多的障板时(d>>λ),声波将被反射,在障板后面形成声影区。反射定律:1.三线同面;2.两线两侧;3.两角相等。二、声扩散声波在传播过程中如果遇到一些凸形的界面就会被分解成许多小的比较弱的反射声波,这种现象称为扩散。扩散体的尺寸:横向跨度a>=2λ/π纵向跨度b>=0.15a三、声波的透射与吸收当声波入射到建筑构件(如墙、天花板)时,声能的一部分被反射,一部分透过构件,还有一部分由于构件的振动或声音在其内部传播时介质的摩擦或热传导而被耗损,通常称为材料的吸收。根据能量守恒定律:E0=Er+Ea+Et投射系数τ:反射系数r:吸声系数a:第五节声音和媒质边界的作用性态第六节驻波和房间共振混响时间房间是复杂的共振系统,在声波的作用下会产生驻波或称为简正振动、简正波。举行的围蔽空间,其简正频率的计算式为:要避免“简并”现象的发生…设计声学用房要注意:二、混响和混响时间赛宾公式:伊林公式:第七节人的主观听觉特性2.听觉的差别域限(DL):是表征听觉差别感受的量。差别域限可以是绝对值,也可以是相对值。例如:一个声音的强度为100dB,强度增减5dB即可被察觉出来。这里5dB(ΔI)是绝对差,5/100(ΔI/I)是相对差。3.人耳的频率响应:人耳听到的纯音的频率范围是20Hz-20KHz(中年人只能听到12kHz-16KHz)。声音频率的差别域值Δf是频率和强度两者的函数。随频率的升高而变大;Δf在1000Hz以上变化特别显著,随声级的升高而变小。最小的Δf出现在低频和较高声级的条件下。什么是响度?声级计的不同计权5.人耳对声长的解析:人耳对时间的分辨可短到2ms,且和声音的强度和频率无关。时间差别阈限∆T随声长的减短而变小。6.听觉掩蔽:对一个声音的感受性会因另一个声音的存在而发生改变。一个纯音引起的掩蔽决定于它的强度和频率:低频声能有效地掩蔽高频声,但高频声对低频声的掩蔽作用不大;最大的掩蔽出现在掩蔽声频率附近;掩蔽量随掩蔽声的增强而加大。掩蔽也可以发生在两者非同时作用的条件下。被掩蔽声在后的称为前掩蔽(与听觉疲劳有些相似)。非同时掩蔽的特点:1.两者时间越接近,掩蔽阈值提高越大;2.两者时间相距很短时,后掩蔽比前掩蔽作用大;3.单耳的掩蔽作用比双耳作用显著;4.掩蔽声强度增加,并不产生掩蔽量的增加。7.双耳听觉:听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