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经济法知识点汇总-推荐文档.doc
上传人:一吃****仕龙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2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完整word版)经济法知识点汇总-推荐文档.doc

(完整word版)经济法知识点汇总-推荐文档.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经济法的概念:经济法是规范和保障国家调节社会经济之法:经济法是调整在国家调节社会经济过程中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规范和保障国家调节,促进社会经济协调、稳定和发展的法律规范的总称。2.经济法调整的对象:1、国家经济调节关系是经济法的调整对象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是在国家调节社会经济过程中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简称国家经济调节关系,或国家经济调节管理关系。2、调整对象的特定性使得经济法成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作为经济法调整对象的国家经济调节关系迥异于平等主体之间的民商事关系,也与传统的国家行政管理关系不同,这使得经济法成为一个与民商法和行政法迥然有别的独立的法律部门。3.经济法的功能:保障和规范国家调节,促进社会经济协调、稳定和发展。4.关于经济法在整个法律体系中的地位1、经济法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2、经济法是宪法之下的一级部门法,其地位与民商法、刑法略同。3、经济法与其他法律部门关系密切,特别是同民商法和行政法的关系,一直是学界争论不休的问题5.经济法的体系:1、市场规制法(市场障碍排除法);2、国家投资经营法;3、宏观调控法。垄断的概念:经营者单独或者联合起来采取经济的或者非经济的手段,在特定市场实行排他性控制,从而限制或者阻碍竞争的状态或行为。垄断的类型:1滥用市场支配地位2经营者集中3垄断协议4行政垄断垄断的控制模式:1结构主义垄断控制模式2行为主义垄断控制模式垄断的认定原则:1本身违法原则2合理原则(造成了损害才加以限制)法律对垄断行为的规制:1对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规制:各国的反垄断法一般都明确规定禁止价格歧视、强迫交易、掠夺性定价和独家交易等行为。2对垄断协议的规制:垄断协议分横向限制竞争协议和纵向限制竞争协议,前者如联合限价、串通投标,后者如限制转售价格,各国反垄断法均明确禁止之。3对经营者集中的规制:企业兼并是市场经济优胜劣汰新陈代谢的正常形式,反垄断法所要规制的企业兼并是指那些明显改变市场结构、产生或增强市场支配地位、具有明显反竞争效果的企业兼并。(申报制度)4对行政垄断的规制:行政垄断在现实中表现为地区垄断、行业垄断、强制购买、强制联合限制竞争等。其危害性是非常大的,因而我国反垄断法将之作为重点防范和规制对象。垄断法的适用除外制度:对某些特定行业、特定企业、特定行为以及法律所赋予的某些特权规定豁免适用反垄断法,在本质上属垄断促进法的范畴。垄断法的域外使用:一国的反垄断法延伸适用于发生在国外的对本国有影响的一切垄断和限制竞争行为不正当竞争的类型和认定:(1)欺骗性市场交易行为;(市场混淆行为类似商标欺骗性商业宣传行为如虚假广告等)(2)利诱性市场交易行为;(如商业贿赂不正当低价销售行为不正当有奖销售行为等)(3)强迫性市场交易行为。(与垄断行为有重合)(4)侵犯商业秘密行为(5)商业诋毁行为消法的适用范围:1、消费者为生活消费需要而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其权益受该法保护2,农民购买、使用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生产资料,亦参照该法执行。消费者的权利:1、保障安全权:保障人身、财产不受损害的权利。2、知悉真情权:了解商品或服务的真实情况。3、自主选择权:自主选择,不受强迫。4、公平交易权:质量保障、价格合理、计量正确。5、依法求偿权:受到损害,获得赔偿。6、依法结社权:组成社团,合力维权。7、求教获知权:获取相关消费知识。8、维护尊严权:消费过程中人格尊严获得尊重。9、监督批评权:对商品和服务及维权工作的监督。消费者权益争议的解决途径:1、与经营者协商和解;2、请求消费者协会或者其他调解组织调解;3、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4、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消费侵权的主体确定:p183产品质量法的适用范围:1、产品的含义(1)本法所称产品,是指经过加工、制作,用于销售的产品。(2)建设工程不适用本法规定;但是,建设工程使用的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适用本法规定。(3)军工产品,亦不在该法所称“产品”之列,其质量监督管理办法,由国务院、中央军委另行制定。2、产品质量法的调整对象产品质量法的调整对象是产品质量规制关系,主要包括两个方面:(1)产品质量监管关系:政府各级产品质量监管部门与生产者、销售者之间在产品质量监督、管理活动中产生的规制关系;(2)产品质量责任关系:在生产、交换过程中,产品生产经营者之间以及他们和消费者之间的涉及产品质量的规制关系,以及由此产生的法律责任方面的关系。产品质量管理法律制度1、产品的标准化管理2、产品质量的监督检查检测不合格:限期改正公告责令停业、限期整顿吊销营业执照。3、产品质量认证和企业质量体系认证制度(1)产品质量认证(2)企业质量体系认证4、产品召回制度产品质量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