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银行个人理财产品.doc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0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7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论银行个人理财产品.doc

论银行个人理财产品.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最新【精品】范文参考文献专业论文论银行个人理财产品论银行个人理财产品[摘要]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产品最早出现在瑞士,之后在美国、欧洲以及亚洲的日本、中国香港等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获得了迅速地推广,现已经成为世界各大银行的一项主要业务。但是,我国当前理财业务的法律尚不完善。为促使我国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更好的发展,本文对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现状和发展以及法律监管这三个问题展开讨论。[关键词]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发展;监管[中图分类号]F8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3)45-0128-021现状在我国,个人理财业务起步较晚,直到20世纪90年代,商业银行才率先开展了这项业务。1996年,中信实业银行广州分行成为首家成立的私人银行部的国内银行,并推出了国内首个个人理财业务,客户只要在这里保持最低10万元的存款,就可以享受到该行提供的个人财产保值升值方面的咨询服务。随后个人理财业务才逐渐发展起来。个人理财业务在发展初期只是各银行用来吸收客户和强化客户忠诚度的免费促销手段,没有赢利目标;但随着近年来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个人收入水平稳步提升,个人金融产品日益丰富,理财服务需求不断扩大,大众对个人理财的认知也普遍提高,银行业转而谋求该业务的更大发展,以期获得丰厚利润。根据中国金融教育发展基金会金融理财标准委员会(FPSCC)的定义:金融理财或个人财务规划是一种综合金融服务。专业的理财人员,通过分析和评估客户各方面的财务状况,明确客户的理财目标、最终帮助客户制定出合理的和可操作的理财方案。个人理财业务旨在分析客户财务状况,针对客户的不同收入、年龄、家庭结构等,提供合适的理财方案,以帮助客户实现各阶段的财务目标。2发展2.1萌芽阶段(1978—2002年)我国商业银行办理个人理财业务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近年来,随着外资银行开始介入我国境内个人理财市场,个人理财业务越来越成为各家商业银行业务竞争的焦点,成为其产品和服务创新的主要领域。2.2起步阶段(2002—2006年)真正拉开国内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竞争序幕的,是2002年10月招商银行退出的“金葵花理财”业务。2003年,建设银行以“汇得盈”命名的个人外汇结构性理财产品第1期正式向市场推出,随后,各家银行也相继推出了名目繁多的外汇结构性存款,如汇率区间累计增值存款、阶梯跳跃型存款等二十余种。2.3初步发展阶段(2006年至今)随着2006年年底银行业的全面开放,我国国内金融创新步伐不断加快,个人理财业务成为各家银行竞争的重点。随着银监会和市场主体对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深入了解以及理财市场的逐步成熟,我国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正迎来一个逐渐规范、快速发展的时期,并呈现出品牌专有化、产品多样化、服务个性化的特点。个人理财产品不仅经营风险较小而且收益稳定,有利于商业银行防范化解经营风险,提高银行竞争力。个人理财产品正成为商业银行零售业务的主要产品之一,成为零售业务与批发业务联动的一个重要支撑点。威力扩大市场份额、获得更大利润,增强市场竞争力,我国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产品营销工作也日渐受到重视。3法律监管由于我国社会公众中接受并购买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人数不断增加,对其发展提供更加成熟完善的制度保障就显得尤为重要。而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发展离不开法律监管,只有将其纳入适当的监管体制之下,从而保障其健康、有序地发展。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起步较晚,所以相关的立法存在很多空白。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主要相关立法主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同时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部门规章进行细化规范。3.1法律监管现状①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法律界定模糊。②客户知情权和理财信息披露不完善。③缺乏个人隐私权的保护。④风险预告机制不健全。⑤采取“一刀切”制度设置限制了创新能力。3.2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监管配套机制所存在的问题(1)行业自律组织缺失。中国银行协会是银行业整体的自律性组织,更多是针对商业银行之间争议,维护的是商业银行的利益。并且中国银行业协会各委员会中没有个人理财委员会,更没有将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行业准入标准、风险提示、信息披露、客户知情权与隐私权等纳入其自律范围,使得管理个人理财产品市场的自律目的没有实现;另外,随着个人理财市场的不断增长,理财规模早已超过万亿大关,对专业理财人员的需求量也不断加大,目前我国理财专业人才的考试是理财规划师,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发的。(2)理财产品的设计阶段缺少管控沟通机制。一些商业银行通过强调收益率而试图忽略风险提示,增加理财产品的销量。又有投资者无法得到超过收益率的投资回报的情况,这样的产品设计以后还会花样翻新,如果不能再设计阶段建立有效的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