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大学生就业援助活动的通讯稿大学生就业援助活动的通讯稿大学生就业援助活动通讯稿120**年11月10日,“给未来一片天空”——20XX大学生就业援助活动在苏州大学独墅湖校区一期食堂前广场隆重举行。XX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副局长苏耀良、XX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就业促进与市场管理处处长孙国杉、XX市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协会会长庄志、苏州大学招生就业处副处长王清、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邢光晟等领导出席了本次活动。下午13点30分,大学生就业援助会活动正式拉开帷幕。首先,主持人用简练的开场白描述了当前大学生就业面临的严峻形势以及残酷挑战,随后XX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副局长孙耀良与苏州大学招生就业处副处长王清分别讲话,就大学生当前的就业情况、大学生就业面临的问题、大学生就业时自身应该具备的素质以及大学生就业时应注意的细节方面进行了深刻的剖析与建设性指导,获得了同学们的阵阵掌声。接下来最激动人心的环节便是7位选手的现场招聘环节,参与本次招聘的嘉宾有来自微软亚洲互联网工程院的hr经理袁咏梅、博世汽车部件(苏州)有限公司的hr经理唐晓莉、北京外企人力资源服务苏州有限公司经理魏益明、美闻达传动设备(苏州)有限公司经理韦钰、新浪乐居经理夏雯以及时尚舞台经理丁晓红。7名选手依次上台做了精彩的自我介绍与才艺展示,就自己的特长与经历与大家进行分享,6名资深经理人从专业角度对选手们提出了各种问题,选手们灵活应答,展现了自己遇事的应变能力和职业操守,现场气氛扣人心弦。最终,选手们凭借自己扎实的专业技能、丰富的社会实习经验与机智的现场答辩,得到了在场经理人的认可与同学们的掌声。在7名参赛选手中,有5位选手顺利拿到offer,其余两位选手因时间限制,与经理人有意在就业援助会结束之后进行进一步的沟通。20**年12月30日,在4#207,企业管理XX2班全体成员开展了“我的大学,我的`幸福”为主题的心理素质拓展活动。活动前期,由心理委员及相关同学一起对场地进行了布置,营造良好的氛围。活动期间我们对进入大学以来的成长和收获做了交流,通过青春的感悟,诠释了属于我们的幸福。在本次活动中,穿插了手语,《梁祝》视频,歌唱才艺表演。通过活动既活跃了现场的气氛,又让我们在游戏过程中体会了合作的乐趣。增强了班级凝聚力。活动接近尾声,我们全班同学一起重读了班级誓词。本次心理素质拓展活动在掌声中落下帷幕,系辅导员、班主任及同学们都对本次活动给予很高的评价。相信我们会持之以恒,将这份默契坚持到最后,企业管理XX2班明天会更美好!大学生就业援助活动通讯稿220**年4月21日18:00,辅导员黄忠明老师在福建路校区综合楼322会议室召开了毕业班返校后就业指导、安全教育班会,由黄老师分管的审计XX51、XX52、会计XX56、XX57、XX58、XX59共6个班的同学共同参加了本次班会。辅导员黄忠明老师在大四毕业生返校班会上重点讲解以下六个方面内容:第一、黄老师欢迎大家顺利返校,要求大家尽快将以下毕业实习材料准备好:毕业实习材料:<南京财经大学毕业实习报告(实习单位鉴定意见+盖章)、分散实习回执、分散实习考勤表(实习单位意见+盖章),统一交给指导老师审核。第二、黄老师对毕业生的户档去向问题作了详细说明,归纳有以下几种:(1)6月份毕业时个人可以申请户档回原籍(2)申请户档留校。待落实工作单位后,凭就业协议书再派遣到单位,也可以以后申请回原籍。(3)申请到非生源地的人才服务机构(如江苏省高校招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进行户档挂靠。(4)需要派遣到单位(或者就业单位挂靠的人才市场)的同学,需要提交就业协议、高校毕业生接收函等相关材料,由学校就业指导中心根据省教育厅安排的时间统一办理就业报到证;户口迁移证由保卫处根据审批的就业派遣方案办理。第三、对全体同学进行就业指导。请已经签订好就业协议(或者劳动合同),的同学,要求同学们到就业联盟网站登记后尽快上交就业协议(或者劳动合同),争取第一批派遣;出国的、考上研究生的同学上交国外大学录取offer、研究生录取通知书(研究生调档函);对部分工作还没有最终落实的同学,黄老师希望他们树立“先实习再就业、先就业再择业”理念、适当降低期望值、先就业养活自己,解决温饱问题,从基层做起、树立信心,积极应聘面试!希望就业有困难的同学能主动联系辅导员,以便辅导员单独指导和推荐到招聘单位!要求全体党员、班团干部积极发挥先进榜样作用,率先就业,并且帮扶就业困难同学。第四、返校后毕业前工作布置。对毕业前毕业生体能测试、毕业生体检、毕业论文答辩、毕业生评奖评优、学位申请及毕业离校等大致情况向大家作了简要说明。要求大家按照毕业论文指导老师要求去做,及时与论文指导老师保持电话、邮箱、短信联系,保证及时与论文指导老师见面,论文初稿必须及时发给老师或者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