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语文园地三》教案《语文园地三》教案(精选14篇)《语文园地三》教案篇1一、学习目标1、认识“退、危”等九个生字,积累几组意思相近、相反的词。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歌。3、能勇敢地承担口语交际中的导游角色,增强收集资料的兴趣。4、通过口语交际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听说能力。5、能向大家展示自己的特长,如,自学生字、唱歌、跳舞,请大家一起欣赏自己收集的图片。二、学情分析到了二上年级,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一些近义词、反义词,通过学生感兴趣的游戏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积累词语的兴趣。另外,学生已有了初步的课外阅读能力和收集相关资料的能力,在进行“口语交际”、“展示台”教学前,鼓励学生积极收集相关资料,做好交际、展示上课的准备。教学中创设情境,通过当“导游”、评选小能手等形式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提高口语交际能力。三、课前准备1、词语卡片、课件2、电脑3、收集介绍祖国各地风景名胜的图片、录音、宣传册或其他文字资料。4、布置学生阅读展示台要求,自主准备展示内容,提示可以展示其他内容。四、教学时间:三课时五、教学程序第一课时“我的发现”1、导入:小朋友们,我们已经学会了很多的汉字。今天大家再来学几个生字,比一比,谁学得最快最好!2、(出示课件)自由轻声读一读词语,不认识的字读读拼音。3、读着这些词语你发现了什么?(学生根据自己的发现自由发言,发现这几组词意思相反的特点)4、谁能演一演这些词语的意思?(进——退、快——慢、买——卖、正——反)5、认读九个生字卡片。6、(出示课件,巩固练习)连一连。7、你能学着说几个意思相反的词吗?“日积月累”(一)选意思相近的词语1、(出示课件:中心——中央)读读词语,说说你发现了什么?2、你能选出其他几个意思相近的词吗?(学生独立选词语再校对)3、做游戏:鸡妈妈找小鸡将六张词卡分别分给六个学生站成两排,第一排为鸡妈妈,第二排为小鸡,找对了,鸡妈妈就站在小鸡旁边,成了一对近义词。5、你还能说几个意思相近的词吗?(二)读读说说。1、(出示课件)自由读读例句,说说你读懂了什么?(一句为感叹句,一句为陈述句;前一句是后一句的前提、原因)2、模仿例句把句子补充完整。(引导从不同角度、不同内容来说)3、全班交流、订正。4、有感情的读读三句话。(三)读诗歌《我爱祖国》1、自由轻声练习读诗歌。2、同桌互读互听互评。3、展示读(让尽可能多的学生读,朗读形式多样,可以是个人或同桌展示读,还可以加上动作表演读)4、全班同学齐读诗歌。第二课时“口语交际”(一)情景谈话,引出话题1、小朋友们,你们喜欢旅游吗?你们看过故宫,爬过万里长城吗?你们游览过杭州西湖,爬过泰山吗?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去旅游,去领略祖国的壮丽山河,去欣赏各地的美丽风光。2、演示祖国各地的风景名胜课件。3、小朋友们,刚才你们到各地去旅游,说说你们到了什么地方,看到了什么?(二)进行口语交际1、让学生拿出课前收集到的风景名胜图片或资料。2、学生自由组成“旅游团”,在小组里轮流当“导游”,向大家介绍自己知道的风景名胜,“游客”可随时向“导游”提问题,“导游”要耐心解答。3、以竞选“最佳小导游”的方式,各小组派代表介绍组内交流的风景名胜。由班长主持,各小组派一名代表当评委(要求评委从选手的表达能力、表达内容等方面进行评分)各“旅游团”选派代表参加竞选活动。(三)小结小朋友们,这节课我们跟随“小导游”到了许多地方,饱览了祖国各地的风光,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你们还想了解更多的知识吗?我们可以到课外书中去畅游,可以到网上旅游,有机会的话,还可以亲身去领略山河的美丽,风景的迷人。还可以把更多的景色介绍给小伙伴。这样,你将成为一名快乐的旅行家。第三课时“展示台”1、分组展示、交流学生自己课前准备的要展示的内容。2、每组选出一、二名代表在班上展示。3、根据展示内容评出“识字小能手”、“小舞蹈家”、“小歌唱家”、“小收藏家”等等。4、获评小能手交流心得。《语文园地三》教案篇2一、教材说明这个园地有四项内容,分别是数笔画填空、看图读词语、读字涂色和背儿歌。二、教学建议第一项“我会填”。题中有三个花瓶,瓶上分别写着笔画数。要求学生数一数题中的六个字各有几画,把字填在相应的花朵里。教师只需指导学生弄清题目的要求,由学生自己数,自己填。教师检查后可让学生说说填写的过程。有的是逐个数,逐个填;有的是先把每个字的笔画数数出来在字旁写个小数字,再归类填写。方法不同,填对即可。教师要鼓励学生善于想办法,增强其成就感。第二项“看看读读”。这项练习是通过读,帮助学生巩固生字,逐渐养成正确使用量词的语言习惯,知道说不同的事物要用不同的量词。教学时要采用多种形式的读加深学生对语言的感受。还可以对口令:甲说数量词,乙说事物名称;甲说事物名称,乙配上数量词说词语。或者用贴量词卡片做填空题:一树、一山等。第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