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简单木材买卖合同范文3篇经典需方:(以下简称甲方)供方:(以下简称乙方)供需双方经允许协商,在平等自愿的前提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现就需方向供方订购-模板工程用方木条事宜签订合同,供需双方共同遵守执行。合同条款如下:一、合同标的、规格、数量及单价、总价二、交货时间、地点及运费承担和验收。1、产品交货时间为:提前三天时间通知供方供货到指定地点。2、交货地点越亚银滩城〃天赐良园工程施工现场,运费由供方承担,供方负责卸货。三、方木质量应按照需方工程所需及规范要求,截面尺寸在(4.2×7.2)以上,必须用大木料加工,不得带皮结疤、腐木,供方必须严格按照所提供给需方样品质量进行供货,否则需方有权拒收,和不合格退货处理,损失均由供应方承担。四、货到现场双方及时验收质量、数量由双方签字为准。五、供方必须对自身出入需方现场的人员进行安全交底,自带安全防护用品。因供方原因造成的各种人员伤害及经济损失均由供方自行承担。六、供方进入需方施工现场的人员必须服从需方管理人员的管理。七、供方不能按约定时间交货的,应向需方偿付不能交货部分由此引起误工,而造成的经济损失。八、供方对需方造成的经济损失,需方有权从供方的材料款中扣除。九、结算方式及期限货到工地为6个月,或达到100万按50%付款。十、其他约定事项,本合同所约定货物数量供方供应完场后,如需方继续需要(包括北海市内所有工地需要)双方达成一致意见后,供方可以继续供应,按本合同的约定条件为准,不需要再立合同。需方单位由需方指定委托等人签字生效,数量当场点清。十一、解决合同纠纷法,本合同在履行过程中发生的争议,由双方当事人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由工程所在地人民法院裁决。十二、本合同的有关规定,按照平等互惠互利的约定,实行自愿原则:未作规定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规定执行。十三、本合同一式贰份,供需双方各执一份,具同等法律效力,本合同自双方签定之日起生效。甲方(公章):_________乙方(公章):_________法定代表人(签字):_________法定代表人(签字):__________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_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简单木材买卖合同范文2合同编号:签订地点:需方(甲方):中铁供方(乙方):由于施工需要,甲乙双方经过友好协商,就木材采购达成协议如下,并双方一致同意,本合同项下所有权利义务不得转让:第一条材料名称、规格型号、厂家、数量、单价及金额:1、表中数量为双方结算的基本依据,甲方可根据现场实际需要,依据工程进度提前向乙方发出变更通知,按实际需要对合同约定数量进行调整,乙方应予执行。但数量的调整幅度不得大于合同约定总数的%(建议不超过合同约定数额的10%),超过合同总数10%的数量变更,双方必须签订补充合同。2、表中单价均为到交货地点的落地价,包括必要的货价、运输费、装卸费(除货到现场的卸车费由甲方承担外)、包装保护费、检疫费、税金以及修复缺陷所需要的全部费用,未列明的,甲方认为已包括在单价内。3、合同期内,单价不作调整。第二条质量要求、技术标准:1、木材实际尺寸误差不得超过合同约定尺寸的-5%。2、其他约定:。第三条交货方式、地点、时间:1、乙方送货到甲方施工现场指定地点,具体地址为。2、甲方指定收货人为。3、交货时间:。第四条数量、质量验收:1、货到现场甲方在现场验收,如不合格,甲方可要求乙方退货或按约定数量结算。2、具体验收方法为:。第五条结算与支付:1、本合同有/无预付款,预付款金额为万元(如无预付款此处划斜杠),预付款金额不超过合同暂定金额的30%。2、货到现场验收合格,按以下第种方式结算:(1)每月末25日前进行结算。(2)供应数量每达到m3时结算一次。(3)货到验收合格后结算。3、结算后乙方提供国家规定税务发票,甲方按结算金额%付款,付款方式为4、另总金额%的余款待供货结束个月后付清。第六条违约责任:1、如乙方提供的产品尺寸误差超过合同约定误差,甲方可按实际尺寸结算。如因其他质量不合格给甲方造成了相关损失,均由乙方予以赔偿。2、甲方需用木材时应提前两天向乙方提报书面计划,乙方应确保供应,不能按时送达现场的,乙方承担20_元/次的赔偿金。3、乙方必须保证所提供的发票真实,如因提供发票不真实造成甲方的损失由乙方承担。4、如甲方未能按时结算货款,乙方可以停止供货,但必须提前三十天书面通知甲方。5、如甲方未能按合同约定比例按时支付已结算的货款,乙方可向甲方要求支付未按时支付货款的违约金,甲方每延期一天付款,应向乙方偿付逾期付款部分的(万分之一为上限)作为违约金,违约金最高不超过合同总额的%(5%为上限)。第七条合同争议的解决方式:本合同项下发生的争议,双方应协商解决,协商不成或不愿协商的,约定采取以下第种方式解决:1、向仲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