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活在中国的宋朝。——史学家汤因比我最向往的朝代就是宋朝。——余秋雨第6课北宋的政治一、北宋的建立与统一一、北宋的建立与统一识图辨析:(1)找一找北宋统一的范围。(2)北宋是不是统一全国的王朝?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一日,(太祖)召赵普问曰:“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战斗不息,生民涂炭,其何故也?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长久之计,其道何如?”普曰:“……此非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续资治通鉴》1、赵普分析唐末以来政局动乱的原因是什么?2、北宋吸取五代藩镇的教训,怎样“尽夺藩镇之权”的?夺其权(行政权):制钱谷(财政权):收精兵(兵权):地方:行政权、财权、兵权在宋代,普遍受到人们尊重的阶层是[]A.士人(即读书人)B.农民C.武将D.商人三、重文轻武的政策欧阳修材料:宋太宗在位22年,举行8次科举考试,共取中6000余人。任用的宰相9人,科举出身的占6人。宋朝太祖时进士科最多一次是31人,诸科最多是96人;到太宗时的977年,进士109人,诸科200人,又赐进士180多人,总录500多人。真宗时继续增加,如在1000年录取进士409人,诸科更高达1129人。两宋300年间,共取士达11万,是历史上科举取士最多的朝代。科举制的发展1、隋文帝: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2、隋炀帝:创立进士科,科举制正式形成3、唐太宗:增加考试科目4、武则天:创立殿试和武举5、宋朝: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高进士地位材料一赵宋王朝是被一而再,再而三的外族入侵势力所颠覆,从王朝内部来说,横亘两宋三百多年始终没有一股政治势力膨胀到足以威胁赵宋皇位的稳固。——《浅析宋代文官制度的得失》(2)科技文化方面:营造了浓厚的读书风气,促进了整个社会文化素养的提高,造就了宋代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材料四本朝鉴于五代藩镇之弊,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也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靖康之祸,虏骑所过,莫不溃散。——朱熹《朱子语类》材料五(仁宗时蔡襄曾经说)今世用人,大率以文词进:大臣,文士也;近侍之臣,文士也;钱谷之司,文士也;边防大帅,文士也;天下转运使,文士也;知州郡,文士也。——《端明集》《劝学诗》宋真宗(北宋第3位皇帝)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男儿若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如果以树干指中央或皇帝,以树枝指地方。那么根据北宋的统治措施,我们可以把北宋政治的特点概括为:1、设参政知事若干人,与宰相共执行政权。2、由政事堂、枢密院和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政权和财政权。3、设通判,牵制知州4、统兵权与调兵权分离,禁军分内外驻屯(1)重文轻武,文人治国。这是宋朝政治制度最明显的特点。(2)分化事权,内外相制。“分权”是宋太祖制定政策的基本原则之一,不仅分武将的权,也分文官的权,避免任何一个官职、官员权力过重。(3)强干弱枝,守内虚外。有利于镇压地方和农民反抗,但造成边防空虚,成为宋朝在对辽、西夏等战争中屡败的原因之一。小结学以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