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如何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如何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合作能力是指工作、事业中所需要的协调、协作能力。学生的合作能力培养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教学工作,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如何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欢迎阅读!一、创设情境,唤醒合作意识。日常生活中,很多学生没有认识到合作的重要性,受个人功利主义影响,宁愿自己一个人做事也不愿与人合作。原因是这些学生没有看到合作的优越性,他们只知道1+1=2,不知道合作中恰恰是1+1>2的道理。在教学中,教师应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吸引学生,唤醒合作意识。如在教学第七册《学会合作》时,为了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我先将各种合作场面录象片段做成课件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来发现这些看似毫无联系的场景实际上有一些共同的特征,即合作。接着全班分成“飞虎队”和“雄鹰队”两大组进行竞猜游戏,看哪个队合作得好。游戏的规则是每个队选派两名队员参加比赛,这两个队员面对面站着,由一位同学负责竞猜,另一位同学看着老师提示的词语,通过动作、语言、表情尽可能清楚地告诉对方词语的意思,如果觉得难猜的词可以让它“过”,其余同学是啦啦队。游戏中,同学们兴致很高,“雄鹰队”的两位同学配合默契,屡屡猜中,而“飞虎队”的两位同学由于在第一个词没猜中时就互相埋怨,结果时间到了,只猜对了二个,当然就输了。游戏结束后,我问:“为什么‘雄鹰队’赢了?”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他们合作得好。”很明显,在老师创设的情境下,学生合作的欲望被唤起了,合作的意识也得到了培养。二、创设机会,体验合作快乐。合作精神培养的关键是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在同学们有了合作意识后,我们要尽可能地多为学生创设合作的情境,给予合作的机会,让他们体会合作的快乐。比如在一次制作“我爱中华剪报”比赛中,我允许同学们选择自己制作或是跟同学合作制作剪报,结果他们发现合作剪报不仅省事而且质量也高,会画的专攻版面的美化,善动脑的专搞版面设计,会写漂亮字的专于搜集文字资料,负责抄写。在合作的过程中,每个同学都能根据自己的特点,各尽所长,各司其职,其乐融融,使那些本来打算独立完成剪彩报的同学也受到了感染,意识到自己力量的单薄——内容少,不精彩,因此也纷纷加入到合作剪报的行列。再比如在学习中,可以成立合作学习小组,小组合作学习使学生感受到知识不仅仅来自老师,还来自于书本,来自于同学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比如班级搞“课本剧”表演,“六一”搞文艺汇演,都可以让学生自己找兴趣特长相投的同学合作编排,当他们的节目被老师同学认同时,那种合作成功的自豪感会激励着他希望再度与人合作。三、联系实际,培养合作能力合作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合作效果,学生的合作能力可以联系实际,从小处着眼,从小事入手。“做值日”就是平时培养学生合作能力的最好渠道。记得我们班三年级刚做值日时,七、八个学生总是一哄而上抢拖把、抢抹布,然后拿着扫把的在同一个地方扫来扫去,打打闹闹,拿抹布的东一抹一下,西抹一下,没个把小时绝对扫不完一间教室,效率极低。为了培养同学们的合作能力,提高做事效率,我分三个阶段来训练。第一个阶段是明确分工,各司其职。安排最能干的当值日组长,扫地、拖地、擦黑板、搬桌椅,责任到人,“各人自扫门前雪”,这样一来,做值日效率提高不少,但也存在一些问题,由于分工不均,做完了的不帮没做完的,没做完的看见别人玩,自己也草草了事。于是产生了第二阶段培养:统筹安排,互帮互帮。即一个人扫地另一个人帮他搬课桌椅,扫完地的人即刻拖地,擦完黑板的帮忙提水、倒垃圾,值日小组中不准有“闲人”,做完了的帮没做完的,合作愉快,效率也高,但需要老师和组长的督促。为了达到第三境界——自觉合作阶段,值日一开始,不用组长招呼,大家便忙开了,小组内形成一种默契,“人人时时有事做”,人人心中只为着完成值日任务,扫的扫,拖的拖,抹的抹,不到15分钟,便把教室扫得干干净净,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这种合作能力形成了,我想这种合作能力将使学生终生受益。四、给予方法,提高合效率教给学生正确的合作方法,提高合作效率,是培养学生良好合作精神的关键。因此,要正确处理好下三个关系。(1)我们要教育学生摆正自己的位置,有一份光发一份热。在集体中明确自己的位置,身为领头人要根据同学们的实际情况分配任务,扬长避短,充分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创造性,发挥每个同学的优势;身为合作成员要顾全大局,以集体的利益为重,尽自己所能与伙伴合作好。(2)我们要教育学生摆正个人与集体的关系,能有一定的牺牲精神,必要时甘为人梯,当合作中个人利益与集体发生冲突时,决不能因为一己私利而破坏合作整体。(3)我们还要教育学生摆正合作与竞争的关系,避免内部抬杠。一切以大局为重,及时制止合作成员内部不正当竞争,避免“强出头、嫉妒、猜忌”等不良苗头的出现。拓展阅读: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新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