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薇》获奖教案.docx
上传人:17****69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38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采薇》获奖教案.docx

《采薇》获奖教案.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采薇》获奖教案采薇获奖教案2022-02-0507:00:01小编:admin【设计意图】诗经是中国诗歌浪漫主义的源头,年代久远,不易理解。诗经·采薇阅读起来难度有点大,如果没有充分预习,就没法在一节课内完成深入探究的任务。但如果布置好预习,学生预习工作抓得好,这节课就可以把主题很好地挖掘出亮点来。对忧伤和痛苦的敏感,不仅表明个体对自己生存处境的真切关注,也表明了个体的自我意识和意志。对忧伤和痛苦的表也不仅仅是一种无助的感叹和哀伤,而且也是表达不甘于忍受悲伤和痛苦、不甘于向命运屈服的一种特有方式。它所要告诉我们的是我忧伤,我痛苦,我无助,但我不愿,我不服,我也有自己的向往和追求,有自己的价值和尊严。能够这样去想、去做的个体,实际上并不“小”。从他无能为力、无法掌握自己命运的角度说,他是弱小的;从他不愿屈服于命运的摆布、有自己的追求的角度说,他却是了不起的。正因为这样,吟唱自己的内心忧伤和痛苦,就已经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比即使歌吟者本身像是不经意地这样做,然而其内心深处的动机却昭然若揭。整个人生就如一场战争。活着就会被迫卷入这场战争之中,就会有忧伤、痛苦、烦恼,恐惧、绝望、向往、追求、无助等等生存体验。表达这些体验的诗,本身就是动人的生存哲学。所以本课可以以探究的方式来深入解读其中的奥秘。【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⑴研读文本,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独立思考的能力,并能表达自己的体验感受。⑵培养学生由表及里,抓住本质,深入探究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⑴能自行翻译,了解作品主旨,熟读成诵。⑵从诗歌的时代背景,表达手法等方面对文本进行鉴赏。⑶适当延伸拓展,启发思考。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⑴了解戍边战士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热爱家乡故土的感情。⑵了解家园之思的文化内涵,以此滋养自己的精神世界。【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学会由表及里,抓住本质,深入探究文本,由了解戍边战士的情感体验进一步了解家园之思的文化内涵,并以此滋养自己的精神世界。2、难点:结合时代背景,了解作品主旨,理解士卒为国赴难中的家园之思。【教学过程】步骤教师行为学生行为设计意图课前准备1、提出预习要求。2、查找与课文相关的课外资料。3、确定主题。1、充分预习,提出问题,由组长收集问题,并组织解决问题,解决不了的问题,再提交老师。2、借助文下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句,初步感知原诗。通过学生自己提问的方式,促使学生深入预习,独立思考,通过课前组织解决一般问题,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协作,同时可以把简单的问题提前处理而不占用课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情境导入论语解读八佾篇第三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1、学生背诵八佾篇第三前面三则内容。2、认真听老师讲解。3、积极回忆论语中写到诗经的相关条目。论语是高一年级必读的经典,分散在各节课堂之前讲解,能培养学生每日读论语的习惯,同时,通过老师的解读,更明白经典的精髓。孔子与诗经有着非同小可的关系,所以,这节课前解读论语可以作为导入,自然引入课堂。课文探讨温故知新1、诗经和“诗经六义”。2、采薇的背景复习学过的知识,了解本篇课文的背景。通过复习这些知识,能让学生更牢固地掌握好这些知识点。重点探究:戍边思乡主题。列出六个题目作为探究台阶:1、该诗的思路结构有什么特点?2、诗从“采薇”写起,这跟“曰归曰归”的思乡情有何关系?3、前三章所写的“薇”有无变化?从中你能感受到什么?4、四、五两章表现了什么内容?与浓浓的乡愁矛盾吗?5、这首诗最经典的景物描写在哪里?你是如何理解的?6、你怎么理解这首诗交织着士兵思家恋土与保家卫国的复杂心理?学生结合问题以及自己预习的情况展开讨论,师生互动,逐步推进讨论的进程。学生可以畅谈自己的独特理解,并深入感知本文主人公复杂的心理。重点研读文本,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独立思考的能力,并能表达自己的体验感受。通过教师设计小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如何由表及里,抓住本质,深入探究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