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综合检测卷.doc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0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8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综合检测卷.doc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综合检测卷.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PAGE-7-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综合检测卷(测试时间:60分钟评价分值:100分)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每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读人类社会与环境的相关模式图,图中箭头a表示人类通过生产活动从自然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箭头b表示人类通过消费活动将废弃物排放到环境中去。据此回答1~3题。1.下列各项可以用图中箭头a表示的是()A.滑坡、泥石流B.地震、海啸C.台风、寒潮D.森林资源、矿产资源2.关于人类与环境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只要有箭头b存在,就一定会产生环境问题B.人类会影响自然环境,自然环境不可能影响到人类C.如果箭头a、箭头b表示的人类活动力度较大,都可能产生环境问题D.由图可知,人类与环境是对立的,无法使其协调3.属于人类与环境对立的做法是()A.洞庭湖四周围湖造田B.我国东海渔场实行休渔制度C.荷兰人围海造田D.为改善大城市交通状况,修建立交桥和地铁(2010年西安中学统考)读“中国环境问题分布示意图”,完成4~5题。4.丁区域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是()A.红色荒漠B.盐碱荒漠C.酸雨D.冻雨5.结合环境因素考虑,图示的四个区域开发中,乙属于()A.优化开发区域B.重点开发区域C.限制开发区域D.禁止开发区域4.解析:丁区域有色金属冶炼广布,降水多,主要环境问题是酸雨。答案:C5.解析:乙区域为我国长三角,开发历史悠久,经济发达,现应属于优化开发区域。答案:A(2010年韶关模拟)读我国生态问题分布示意图,回答下面6~8题。6.关于图中生态问题描述可信的是()①A区域的生态问题主要是土壤侵蚀,引起的主要原因是风力作用②B、C两区域生态问题相同,B区域的危害更为严重③A区域的生态问题可能引发石漠化④B、C两区域生态问题不同,C区域的危害更为严重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7.D、E两地区森林主要生态功能不同,其中()①D地森林主要生态功能是防风固沙、保护农田②E地森林主要生态功能是净化空气、美化环境③D地森林主要生态功能是吸烟除尘、减少酸雨④E地森林主要生态功能是涵养水源、保持水土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生态环境脆弱区北多南少②生物多样性锐减南方地区相对严重③图中生态环境问题主要分布在经济较发达的地区④图中生态环境问题主要分布在人口活动较活跃的地区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2010年陕西质检)读“我国某乡农业产业结构规划图”,完成9~11题。9.该地区可能位于()A.江汉平原B.松嫩平原C.宁夏平原D.成都平原10.该乡农业产业结构关系符合可持续发展的()A.公平性原则B.共同性原则C.持续性原则D.地域性原则11.该乡农业产业结构最有利于()A.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B.推动农业地域专业化生产C.促进乡村城市化的整体发展D.形成良性发展的农业生态系统传统经济是由“资源—产品—污染物”构成的物质单向流动的经济,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生态园建设就是这方面的一种尝试。据此回答12~13题。12.下图的生态园生产体系示意图反映该生态园()①实现了生产的完全无污染物排放②促进了甘蔗种植的企业化进程③摆脱了生产的季节周期性和地域性④实现了生产过程中能量和资源的梯级利用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3.不符合从传统经济向“循环经济”转变的行为是()A.政府制定相关的法规,加强对产品生命周期的环境监督管理B.城市大量建设垃圾发电厂C.消费者选用环保产品,减少废弃物D.生产企业和销售企业实现清洁生产和减少浪费12.解析:受水热等条件的限制,甘蔗生产具有地域性,这就使得以此为原料的相应工业也具有地域性的特点。该生态园在生产过程中将甘蔗的生产与相关工业结成产业链,有助于促进甘蔗种植的企业化,由于产业链使每一环节产生的废弃物都能被下一环节用作原料,使能量与资源都能被逐级利用起来,污染物的排放也减少到了最低限度,但不可能完全消除污染物的排放。答案:C13.解析:循环经济的最大特征是产生的废弃物很少,而城市出现大量建设垃圾发电厂的情况说明:城市废弃物依然很多,当地的资源并没有被循环利用。答案:B读可持续发展图解,完成14~15题。14.E、F、G的内容分别是()A.人口可持续发展、社会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B.第一产业可持续发展、第二产业可持续发展、第三产业可持续发展C.农业可持续发展、工业可持续发展、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D.社会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生态可持续发展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