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政治5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fu****级甜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136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政治5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

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政治5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政治5月月考试题(含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8分)1.我希望,有朋自远方来,岁月不改其性,红尘不染其心;我希望岁月无痕,大地不老,一路最美际遇充满诗情和画意。但从哲学角度看()①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不存在“不改其性”的朋友②物质的运动具有绝对性,不存在“大地不老”的现象③物质决定意识,人在红尘面前是无能为力的,“不染其心”是不可能存在的④物质的根本特性是运动,“岁月无痕”只能是美好的祝福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答案】A【解析】【详解】①②:一路最美际遇充满诗情和画意,但从哲学角度看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不存在“不改其性”的朋友,物质的运动具有绝对性,不存在“大地不老”的现象,①②符合题意③: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因此人在红尘面前并不是无能为力的,意识可以通过调节人的生理状态做到“不染其心”,③错误。④: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而不是根本特性,④错误。故本题选A。【点睛】运动与物质的关系A、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离开运动谈物质是形而上学的观点。B、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载体、主体)。离开物质谈运动是唯心主义的观点。2.马克思说:“共产党人的理论原理,决不是以这个或那个世界改革家所发现的思想原则为根据的。”“这些原理不过是现存的阶级斗争、我们眼前的历史运动的真实关系的一般表述。”对此理解正确的是,共产党人的理论原理①与改革家的思想原则有必然联系②是对现存真实关系的总结和反映③来自实践并以实践为基础④对现实历史运动具有反作用A.①③B.①④C.②④D.②③【答案】D【解析】【详解】①:“共产党人的理论原理,决不是以这个或那个世界改革家所发现的思想原则为根据的。”这说明共产党人的理论原理与改革家的思想原则没有必然联系,①错误。②③:“这些原理不过是现存的阶级斗争、我们眼前的历史运动的真实关系的一般表述。”这表明是共产党人的理论原理对现存真实关系的总结和反映,并且来自实践并以实践为基础,②③符合题意。④:材料仅仅涉及了共产党人的理论原理对现实历史运动的反映,未涉及共产党人的理论原理对现实历史运动的反作用,④不符合题意。【点睛】引言型选择题题型特点:此题型与一般材料型选择题的不同点在于题干的内容引用了某人、某著作中的论断或论述,其它特点均等同于一般材料题。解题方法:要解好这类题型,必须在平时扩大知识面,加强古诗、古文的修养,提高阅读和理解能力。做题时要反复阅读引文,能清其原意,准确把握题干的规定性,切忌望文生义或断章取义。分析题肢时,先运用排误法,然后将观点正确的题肢与题干对照分析,找出其内在联系,选出正确答案。3.2019年1月3日10时26分,我国“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东经177.6度、南纬45.5度附近的预选着陆区,并通过“鹊桥”中继星传回了世界第一张近距离拍摄的月背影像图,揭开了古老月背的神秘面纱。下列认识正确的是①“嫦娥四号”精准着陆月球检验了着陆方案的科学性②“嫦娥四号”传回的月背影像图是对月背的能动反映③古老月背的神秘面纱被揭开体现了实践的直接现实性④近距离拍摄月背影像图问世体现了实践的社会历史性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B【解析】【详解】从材料可以看出,“嫦娥四号”精准着陆月球检验了着陆方案的科学性,首张近距离拍摄月背影像图问世体现了实践的社会历史性,①④项符合题意;“嫦娥四号”传回的月背影像图是对月背的如实反映而不是能动反映,②项说法错误;古老月背的神秘面纱被揭开体现了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而不是实践的直接现实性,③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B。【点睛】实践的基本含义和特点(1)含义: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2)特点:①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实践的基本要素有:实践的主体、实践的手段、实践的对象,它们都是客观的。②实践具有能动性;实践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③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社会性:实践不是单人的孤立的活动,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的活动,离开了他人和社会的纯粹个人的实践活动是不存在的。历史性:人的实践活动是历史的发展着的。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上,实践活动的内容、形式、规模和水平是各不相同的。4.中国旧体诗多以中原及周边地区的生活为题材。进入近代,随着人员交往、文化交流的增多,中国旧体诗出现了反映西方社会的内容,如“地冷宜亲火,楼高可摘星”反映伦敦的阴冷气候和城市风貌;“开函喜动色,分明是君容”反映照片给远方亲人带来的喜悦。从中国旧体诗内容的变化可以看出①意识内容的变化本质是人的反映方式的变化②没有被反映者就不可能有任何意识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