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端午思乡作文工作情况.docx
上传人:小多****多小 上传时间:2024-09-15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42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24年端午思乡作文工作情况.docx

2024年端午思乡作文工作情况.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24年端午思乡作文工作情况端午思乡作文2019-08-2606:00:01小编:admin第一篇端午思乡情记得童年的端午,祖母总会到野外割一些艾草回家,那是一种传统习俗也是端午独有的香气标志。荆楚岁时记载有:“采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由此为了辟邪,家家户户会在节日来临之际于自家门楣插上一些艾草。随着端午的来临麦子的收获也会姗姗到来,男人们都忙着割麦插秧,女人们则浸糯米摘苇叶准备迎接端午节包粽子。我家的粽子大都由祖母包成,她包的粽子呈羊角形,碧绿水灵甚是美观。这与从超市里买来的显然不同,买来的粽子虽然包装不错,但外形与口味总觉得欠缺一份乡土气息。祖母原先也不会包粽子,只因我小时候看见街上有人卖粽子而哭闹着要买,祖母坳不过便给我买了一个。而待我第一次享受过那份美味后,眼睛就一直还望着那个卖粽子小摊念念不舍。于是祖母就捡起我丢弃的粽叶,顺着苇叶的折痕祖母学会了包粽子的技艺,此后每年的端午我家便开始有了粽子。乡村的粽子能把苇叶的清香迅速地递到群齿之间,原本洁白的糯米也变得晶莹透绿,那是芦苇的绿色沁入米粒之中。略尝一口,那种新鲜的苇叶味旋即舒展开来,就连鼻子也充满香气,刹那间自已的耳朵仿佛也能听见故乡芦苇荡里的鸟儿鸣唱。我的家乡有很多芦苇,田野村头一片片青绿一簇簇鲜亮。端午节前几天村民们就会开始摘苇叶,孩子们也会跟着大人一起去,他们用小手将刚摘的苇叶一根根整理好放入竹篮,待回家后用水中洗净放到锅里煮,让那些苇叶变得柔软坚韧易于操作。村民们摘得苇叶很多以致端午过后原本绿森森的芦苇荡立时变得萧条零落根根光秃。记得小学老师曾讲述过端午节的由来,我们也知道这是祭奠诗人屈原的节日。于是孩子们都将那些光鲜碧青的苇干,看成一支支竹笛,希望祭奠诗人的同时也能听见离骚般的荒凉乐章。屈原本为楚国重臣,但由于其性格耿直屡遭排挤最后又被多次流放,诗人在绝望和悲愤之中怀抱大石投汨罗江而死。后人为了纪念这位伟大诗人于端午节包粽子以示怀念。“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现在村庄那些淳朴温和的村民在享受粽子的时候不知是否还会想到遥远的汨罗江畔诗人那悲壮的一跳,他们是否已遗忘了端午的初衷,是否发现包裹粽子的苇叶正散发着千年不断的文人气息。中国传统节日很多,以致于每一个节日都会与某些历史名人有着丝丝缕缕的牵连,让那些节日终因掺杂了太多文化堆积而含糊不清。唯有端午节!只带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对诗人的敬意,随着一缕缕苇叶的清香,静静地,悄悄的,传承千年。其实历史长河中有一种现象屡见不鲜,那就是对于曾经的爱国事迹后人会义无反顾的进行轰传,而被轰传的人在他自已那个年代却遭受许多莫名的排斥,甚至还有人想将他置于死地。这似乎很难让人理解,轰传式的赞扬背后竟然隐潜着轰传式诋毁,这好像与老子的“福兮祸所依,祸兮福所伏”相同。虽然若干年后这些先人也会扬名立德,但这种循环报应的时间路途未免拉的太长太长。这群掀起污蔑诋毁浪潮的人也早已定性为人品受到质疑的小人,自然邪不胜正的不变定律,让他们这种龌龊伎俩绝不影响后人为对先人的崇拜与缅怀。即使现在的端午无论从传说还是寓意都已变得清雅不俗,但那爱国的忠魂与千载冤气随着离骚的词章依然留在世间。即便我们知道历史上有着很多让人感到不舒心的地方,可我们总不能把眼光一直停留在那伤心的一处流连往返而伤心纠结,倒不如将那些无穷的幽怨赋予古老文化的宽怀在节日中抒发一些情感寄托吧!端午或许正是出于这种原因,人们将原本悲壮可泣的气氛演化成今天可供品味,可供细闻,可供慢慢咀嚼的方式。这种方式不仅提供一份可以欣赏的美食还提供一股带着文化气息的绿叶香气。也许古代的人们把苇叶的清香脱俗比喻成诗人的高风亮节,把用来咀嚼的米粒引伸成为那些奸佞小人,这样倒使这些敦厚淳朴的村民在吃粽子的同时既纪念了文人又释放了心中的郁愤。我在怀念故乡时常常会无由地想起祖母,想着她拿着苇叶唱着小曲正在包粽子,苇叶的清香拌和着小调的音符充满我整个记忆的画面。由此我还会联想到其他几种情况,譬如故乡麦收时妇女们唱着小调在割麦子,野草的香气与苇叶很相似,她们所唱的歌声也似乎更加委婉。而现在我已经搬到县城,偶尔到公园散步时也会看到一些老人哼着民间小调在割草护理,那时我必然会停下脚步,目光虔诚的四处搜索。是的,我童年的记忆大都已经模糊,不知为什么由这种由乡间小调混合着草木香气的情景却一直占据我的心中。即使现在已过不惑之年,听到的美丽歌声也实在不少,然而那些歌声终究难以掀开童年的心绪,唯有听到那种古老曲调的同时又闻到了清新的青草味,才能将我那些久违的思绪唤醒。我有一个朋友现在已是某企业老板,他童年的老宅紧邻生产队的牛棚,由此他童年的深刻记忆竟然是由牛棚散发出来的腐草牛粪气味。现在的农村与城市间已经看不到过去的牛棚,我这个朋友当然也很难找到童年的记忆。我们在一次下乡办事的途中偶然路过一个养牛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