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攻克内蒙古赤峰二中化学九年级上册期中专项测评.docx
上传人:努力****采萍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449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考点攻克内蒙古赤峰二中化学九年级上册期中专项测评.docx

考点攻克内蒙古赤峰二中化学九年级上册期中专项测评.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0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考点攻克内蒙古赤峰二中化学九年级上册期中专项测评试题(含详解)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下列对有关事实的微观解释,不合理的是A.过氧化氢溶液是混合物——含有不同种分子B.电解水属于化学反应——分子种类发生了改变C.水与过氧化氢的化学性质不同——分子构成不同D.水蒸发形成水蒸气时体积变大——水分子体积变大2、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疫情不能松懈。下列防控措施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戴口罩B.量体温C.用消毒液消毒D.少聚会3、下图有关实验操作,其中正确的是A.检查装置的气密性B.集气瓶存放氧气C.加热铜绿D.验满氧气4、锂电池是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主要电源。结合图示,有关锂的说法正确的是A.属于非金属元素B.离子符号是Li+C.表示核内有3个电子D.相对原子质量是6.941g5、中坝酱油是江油市的特产,距今有194年生产历史,其主要原料是大豆,它的营养价值很高。大豆及其制品因富含硒等矿物质而有防癌的效果。这里的“硒”指A.硒原子B.硒元素C.硒分子D.硒离子6、如图所示实验中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A.①:下方燃着的小木条先熄灭,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B.②:抽掉玻璃板后,两瓶中气体颜色发生变化,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C.③:点燃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蜡烛复燃,说明白烟是石蜡的固体小颗粒D.④:粉状的碳酸钙反应更快,说明接触面积越大反应越快7、下列化学用语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A.OB.CC.N2D.CO28、“生命只有一次”。青少年必须珍惜生命,好好学习。从上层着火的高楼中逃离,下列方法正确的是A.以站立姿势跑出B.沿墙角伏低身子迅速从楼梯跑向室外C.打开窗户跳出D.用湿毛巾捂住鼻子迅速乘电梯下楼9、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中都会发生放热现象B.在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反应才能放出热量C.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来自于化学反应D.化学反应伴随着能量变化10、用分子的知识解释下列现象,其中合理的是A.水结成冰,是因为水分子停止了运动B.加入糖的水变甜,是由于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C.变瘪了的乒乓球放在热水中鼓起,是由于分子的体积变大D.固体难压缩,说明固体分子间无间隔二、填空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如图是某密闭容器中物质变化过程的微观示意图:(1)A、B、C中表示混合物的是(填字母)________。(2)上述变化Ⅰ、Ⅱ和Ⅲ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________,从微观角度解释判断依据是________。(3)上述变化中的化学变化所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2、完成下列化学方程式:(1)氢气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2)用高锰酸钾制氧气___________。(3)氢气与氧化铜反应___________。3、“见著知微,见微知著”是化学思维方法。(1)从宏观知微观。①50mL水与50mL乙醇混合后,溶液体积小于100mL,微观解释为__________。②气体X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氮气和水,X分子中一定含有的原子是______(填微粒符号)。(2)从微观知宏观单质硫、硫化氢燃烧时会生成同种有毒的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①如下图1是硫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其中x=_____,在化学反应中该原子容易_____(“得到”或“失去”)电子。硫化氢在空气中燃烧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2:②硫化氢中硫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_________。③生成的有毒气体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__。④写出上述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分析微观示意图。你能获得的信息有(各写一条即可):⑤宏观方面:___________;⑥微观方面:___________。4、用化学符号表示:(1)氢氧根离子______;(2)3个铁原子______。5、小明用图1所示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过程如下:第一步:按图1连接好装置第二步:___________;第三步:在集气瓶内加少量水,并将水面上方的空间分为5等份,用弹簧夹夹紧胶皮管;第四步:取红磷放入燃烧匙内,点燃后立即伸入集气瓶中,并把塞子塞紧;第五步:待红磷熄灭并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观察现象。回答下列问题:(1)请补充第二步实验操作:___________。(2)红磷燃烧的现象为___________,待装置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簣夹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_。(3)写出红磷燃烧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4)实验完毕后,进入集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