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方式在农村污水处理中的应用探析.doc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0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7KB 金币: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方式在农村污水处理中的应用探析.doc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方式在农村污水处理中的应用探析.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最新【精品】范文参考文献专业论文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方式在农村污水处理中的应用探析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方式在农村污水处理中的应用探析【摘要】依据农村居民生活污水排放特点,结合实际情况选择与推广运行稳定、投资少、易于维护管理的人工湿地以及相关组合工艺,是目前处理农村污水的重要方式。本文介绍了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艺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中的应用与研究情况。【关键词】人工湿地;农村污水;污水处理技术中图分类号:U664.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引言近年来,随着乡镇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治理农村环境污染问题成为政府工作重心之一。然而农村地区经济水平、产业格局以及居住布局均不同于城市,其污水主要以洗菜、洗浴、洗衣、冲厕污水等生活废水为主,受经济发展状况及居民环保意识薄弱影响,大部分农村污水未作处理就随意排放,不仅对地表水与地下水造成影响,还严重破坏了农村生态环境。因此适用于城市地区的污水处理技术在农村地区难以实施,使农村污水处理出现或沿用城市集中处理手段投资太高,或放任污染排放造成更严重的环境危害等问题。农村污水处理技术的选择需要以当地工程实际为出发点,考虑当地经济发展水平、技术管理水平、污水排放特点、污水来源、气候特征、地形地质情况等多方面情况。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农村污水处理技术,是指利用微生物分解作用与植物根系吸收作用,并通过多层过滤实现降解污染物、净化水质效果[1]。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作具有工艺简单、投资少、能耗低、维护简便等优势,适合在我国农村推广应用。该系统不仅可有效地降解氮磷类污染物,还可给各类生物提供优良的栖息地,在我国农村地区推广应用的前景较广阔。乡镇污水处理主要特点污水水量水质变化较大。农村地区由于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居民点分散,污水收集困难,仅有的排水沟也通常采用雨污合流排放制。水量水质非常不稳定,雨季旱季变化大;昼夜变化大,甚至出现夜间断流的情况。日变化系数一般在2.5~5.0之间。污水处理规模偏小农村地区人口较少,受经济发展水平限值,人均排水指标低,污水处理规模通常较小,通常在3000m3/d左右,而在经济欠发达地区,污水处理进水量甚至小于500m3/d。存在处理规模小,建设投资大,单位运行成本高的特点。污水厂运行管理技术薄弱农村地区经济实力有限,人才缺乏,污水厂技术维护人员及运行管理人员匮乏。因此农村污水处理应力求采用运行费用省,运行管理简单的处理工艺。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艺人工湿地处理是在一定长宽比及底面有坡度的洼地中,由土壤和填料(如卵石等)混合组成填料床,污水在床体的填料缝隙中曲折地流动或在床体表面流动,并在床的表面种植植物,利用由此形成的“土壤―微生物―植物”生态系统进行污水处理的工艺。人工湿地根据水流方式可以分为3类:表面流湿地、水平潜流湿地、垂直流湿地。表面流湿地是废水在填料表面漫流,维持一定的水深,池深为0.6~1.5m,水流呈推流式流动,从终端地表出水。这种类型的人工湿地具有投资少、操作简单、运行费用低等优点,但占地面积较大,水力负荷率较小,去污能力有限,系统运行受气温变化影响较大。水平潜流湿地由一个或多个填料床组成,床体填充填料,床底设有防渗层,防止污染地下水,污水从一端水平流过填料床。与表面流湿地相比,水平潜流湿地水力负荷大、污染负荷大,对BOD、COD、SS、重金属等去除率较高,恶臭与蚊蝇滋生较少。垂直流湿地是指污水从湿地表面纵向流向填料床的底部,床体处于不饱和状态,氧通过大气扩散和植物传输进人人工湿地系统。垂直流人工湿地的硝化能力高于水平潜流湿地,可用于处理氨氮含量较高的污水,其缺点是对有机物的去除能力不如水平潜流湿地。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艺在我国的利用与发展近几年,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生态处理技术在我国农村地区广泛应用。其主要是应用该生态系统内物质循环利用、物种共生原理,实现污染物质的良性循环,充分挖掘资源潜在的生产能力,避免环境的二次污染,获取污水处理的最佳效益。4.1生态滤床式处理工艺应用管道将每家每户排放的污水收集起来,污水汇集后流进沉淀池,该池含有大量的厌氧细菌,它们具有阻隔污水所含固体污染物及吸收沉淀的作用。污水沉淀后由污水泵站大阻力的配水系统抽出,均匀洒在种植有芦苇等植物的生态滤床中。滤床从下到上依次填充砂石、粗砂、鹅卵石,石子上面用1层青苔状薄膜覆盖。滤床基质含有丰富的微生物,可实现对污水的层层过滤与吸附。芦苇则可将氧气注入湿地系统中,有利于污染物的分解。污水经处理后,出水的水质达到二级污水处理厂的Ⅰ级排放标准。生态滤床建有两块,每周轮换1次,每半年清理积淀污泥1次。4.2组合型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艺常用的组合为“物理―生物―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艺。该工艺不需要在居住区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