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西方经济学》试卷库(含)答案解析《西方经济学》试卷库(含)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20分)1.当实际GDP为175亿美元,GDP价格缩减指数为160时,名义GDP为(C)A.10亿美元B.157亿美元C.280亿美元D.175亿美元。2.在一个四部门经济中,GDP是(A)A.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B.消费、净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C.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和总出口D.工资、地租、利息、利润和折旧3.在两部门经济中,收入在(C)时均衡下来A.储蓄等于实际投资B.消费等于实际投资C.储蓄等于计划投资D.消费等于计划投资4.当利率降得很低时,人们购买债券的风险(B)A.将变得很小B.将变得很大C.可能变大,也可能变小D.不变5.假定其他因素既定不变,投资对利率变动的反应程度提高时,IS曲线将(D)A.平行向右移动B.平行向左移动C.变得更加陡峭D.变得更加平坦6.在IS—LM模型中,如果经济处于中间区域,投资增加将(A)A.增加收入,提高利率B.减少收入,提高利率C.增加收入,降低利率D.减少收入,降低利率7.货币供给增加使LM曲线右移,若要使均衡收入的变动量接近于LM曲线的移动量,要求(C)A.LM曲线陡峭,IS曲线也陡峭B.LM曲线和IS曲线一样平坦C..LM曲线陡峭而IS曲线平坦D.LM曲线平坦而IS曲线陡峭8.扩张性财政政策对经济的影响是(A)A.缓和了经济萧条,但增加了政府债务B.缓和了萧条,也减轻了政府债务C.加剧了通货膨胀,但减轻了政府债务D.加剧了通货膨胀,但增加了政府债务9.如果经济处于低于充分就业均衡水平,那么,总需求增加就会引起(B).物价水平上升和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增加AB.物价水平上升和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减少C.物价水平下降和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增加D.物价水平下降和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减少10.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B)A.通常用于描述某种供给因素所引起的价格波动B.通常用于描述某种总需求的增长所引起的价格波动。C.表示经济制度已调整过的预期通货膨胀率。D.以上都不是。二、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16分)1.国内生产总值指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在本土范围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记作GDP。2.LM曲线的水平部分称为凯恩斯区域,对应于货币需求曲线上的流动性偏好陷阱,此时,利率已降到最低点,货币的投机需求无穷大。3.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给量来调节利率进而影响投资和整个经济以达到一定经济目标的行为。4.充分就业量是指劳动市场均衡即劳动供给和劳动需求相等时的就业量。三、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24分)1.能否说边际消费倾向和平均消费倾向都总是大于零而小于1?答:边际消费倾向是指每增加一单位可支配收入所增加的消费量。经验证明,对于理性的消费者来说,可支配收入增加时,消费一定增加(否则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就没有意义),但消费的增加量总是小于可支配收入的增加量。因此边际消费倾向总是大于零而小于1。平均消费倾向是指消费在可支配收入中的比重,它总是大于零,因为消费者不能不用可支配收入消费。但平均消费倾向并不总是小于1。因为当可支配收入为零或很少时,人们为了生存,就必须借钱消费。此时,平均消费倾向大于1。2.总需求曲线为什么向右下方倾斜?答:在IS-LM模型中,若经济处于中间区域且其他条件不变时,价格下降使实际货币供给量增加,LM曲线右移导致总需求量增加。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价格下降之所以会增加总需求量,是因为价格下降引起的实际货币供给的增加降低了利率,使投资增加,从而使总需求量增加。同理,价格上升就使总需求量减少。因此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总需求量和价格之间的关系可用总需求模型表示:()()()+=+=+=)()(2100rLYLPMYTYSGrILMIS3.如何理解充分就业与自然失业率?答:凯恩斯认为,充分就业是指在现有工作条件和工资水平下,所有愿意工作的人都参加了工作即不存在非自愿性失业的就业状况。当非自愿失业存在时称为非充分就业。弗里德曼认为,由于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对任何经济来说都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充分就业时的失业率就是摩擦性失业率与结构性失业率之和。或者说,周期性失业率为零时的失业率就是充分就业时的失业率,称为自然失业率。则实际失业率等于自然失业率时的就业状况称为充分就业。四、计算题(共20分)(8分)1.设消费函数为C=150+0.8YD,投资I=50,政府购买G=80,税收T=20+0.25Y。(1)求均衡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