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课程计划与教学计划的关系(十五篇).docx
上传人:17****69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X 页数:49 大小:65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最新课程计划与教学计划的关系(十五篇).docx

最新课程计划与教学计划的关系(十五篇).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9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最新课程计划与教学计划的关系(十五篇)时间过得真快,总在不经意间流逝,我们又将续写新的诗篇,展开新的旅程,该为自己下阶段的学习制定一个计划了。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计划呢?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最新的计划书范文,方便大家学习。课程计划与教学计划的关系篇一新课改使课程资源结构发生了变化,学校开始成为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力量。新课程强调,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这种尊重表现在对学生独特个性行为表现的接纳和需要的满足,这就决定着学校课程的开发要一切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国画是我国民族文化艺术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国画,是用毛笔或其它软笔,用国画颜色和墨在帛或宣纸上作画的一种中国传统的绘画形式。国画历史悠久,其重在神似不重形似,重视意境不重视场景。国画的特点有着自己明显的特征,与西洋画作比较,传统的中国画不讲究焦点透视,不强调环境对于物体的光色变化的影响,不拘泥于物体外表的肖似,而多强调抒发(一)总体目标国画的教学重点不是单纯的兴趣培养,而加入了一些基本技能的学习以及初步的审美感受。在本课程构建过程中开展的国画教学,也比以往教学有了更多的内涵。通过教学实践,学生的绘画能力、兴趣等都有了明显的提高,并对课程中的国画教材进行了初步的整理。在开展教学时,我们更多结合了传统文化教学中的其他内容,在国画教学中融入了古诗等众多元素,使教学更具生活化特色。使学生的国画创新一世和创作能力得到培养。与教研组活动相结合的课题分析方式,为我们课题的深入开展奠定了基础,使我们本阶段的分析实践活动更加丰富多彩。下阶段的课题实践,我们将在原有的目标基础上继续开展,并借鉴本学期的教学经验,在开展的量和面上会比这一学期有所增加。(二)阶段目标总目标贯穿于七、八、九年级三个学段,以体现国画课程的整体性。每个学段分别设置具体的知识与能力目标,并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相互联系、螺旋上升。七年级:1、培养学习国画的兴趣;2、了解国画工具、材料和使用方法;3、掌握国画的执笔方法和用墨、用色方法。4、能临摹一幅完整的绘画作品八年级:1、掌握国画的用色;2、掌握绘画的构图。3、能临摹一幅完整的绘画作品九年级:1、能独立创作出一幅完整的绘画作品。2、能准确表现作品的力度和浓淡层次。根据课程目标的设定,分学段制定具体的课程内容。七年级:1、对学生进行国画启蒙教育,培养学习国画的兴趣。2、学习正确的执笔方法和绘画要领。3、学习中锋、侧锋、顺锋、逆锋、等基本运笔技巧。4、学习和掌握简单的写意花鸟、和昆虫画法。八年级:1、学习中国画在技法形式上的特点。2、学习中国画用色,了解中国画的颜料特点(包括水色、石色等)。3、学习勾、擦、点、染等用笔的一些常用表现手法。4、学习和掌握写意花、鸟画法。九年级:1、学习写意画的创作方法。2、学习写意花鸟画的用笔、用墨。3、学会欣赏绘画作品,品味作品意境。(一)课时安排七、八年级每周二课时,九年级每周一课时。具体时间为七年级每周三下午第二、三节课,八年级每周二下午二、三节课,九年级每周四下午第三节课。(二)实施方法和途径1、采用四步教学法(1)探讨作品画法和步骤。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欣赏名家作品来了解和探讨作品的画法和技法,表现作品时要准确把握力度,浓淡层次变化,这是学生作画最为关键的。(2)教师示范。通过示范,让学生初步感受作品意境,学习作画,掌握方法和技巧,来准确表现事物。(3)学生临摹练习。主要让学生临摹名家作品为主,同时也少不了教师的指导,尤其作品的画法和步骤,以及用色用墨用笔的方法和技巧,让学生在练习中体会、揣摩和运用,并体验到绘画的快乐。(4)欣赏、交流与评价。以小组为单位,互相欣赏与评价,使学生学习优点和长处,改进不足,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绘画水平和能力。2、更新教学形式(1)小组合作。打破传统课堂的排排坐的位置,以小组为单位结合,以探讨式的教学方法探讨、讲解、示范作画的技法运用,使学生清晰地看到用笔、用色和用墨以及表现浓淡层次的方法和技巧。(2)注重示范。教师做好示范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兴趣,陶冶学生的情操,使学生能准确掌握方法和步骤。(3)辅助教学。运用电教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引领学生走进艺术,感受艺术,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3、开展不同形式的国画课:(1)探讨课:主要探讨每幅作品的画法和技法。(2)演示课:利用电教设备,对作画步骤和方法进行演示。(3)欣赏课:通过名家作品的欣赏,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陶冶学生的情操。(4)反馈课:将学生的作业进行交流与评析(可自评或互评),达到复习、巩固强化的目的;(5)活动课:组织绘画比赛或展览;让学生搜集大量的名家作品。国画教学中,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不仅看知识与能力技巧的掌握,着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