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七中育才学校初一新生分班(摸底)语文考试模拟试卷(10套试卷带答案解析).doc
上传人:听云****君哇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52 大小:267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成都市七中育才学校初一新生分班(摸底)语文考试模拟试卷(10套试卷带答案解析).doc

成都市七中育才学校初一新生分班(摸底)语文考试模拟试卷(10套试卷带答案解析).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42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成都市七中育才学校初一新生分班(摸底)语文考试模拟试卷(10套试卷带答案解析)初一新生分班(摸底)语文考试卷卷首寄语:前方的路还很长!你想走一条美好的人生之路吗?那就请你把握青春年华,以最佳姿态进入一个新的起点站,加足油,鼓足劲,认准方向,勇往直前!你好学勤奋了六年,一定已有了良好的语文素养,能够支撑你向着新的彼岸进发。今天先在这里亮个相吧。全卷120分,其中书写整洁3分,基础与能力97分,附加题——暑假作业检查(20分)。知识的积累与运用(38分)1、写出拼音的词语,给加点的字注音(6分)jǐngūzhòu紧箍咒xiángyāochúmó降妖除魔不亦说(yuè)乎Luàntánqín乱弹琴rĕshìshēngfēi惹是生非忍俊不禁(jīn)2、成语解读填空(8分)温故知新弃旧图新推陈出新所填的字都是“新”的反义词讳疾忌医的“讳”声母是h破釜沉舟的“釜”韵母是u滥竽充数的“滥”声调是去声汗流浃背的“浃”音节是jiā(hànliújiābèi)3、解释成语中加点字的意思:(4分)走马观花跑不屑一顾看、回头看比肩继踵挨着杯水车薪柴草4、解释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A、晚餐很丰盛,有50%的菜肴为我首次品尝——怎样理解?晚餐的菜肴品种、数量很多,其中有一半是我以前所没有吃过的。B、“该事体万关疙瘩嘞,阿拉勿晓得咋弄弄嘞!”这句宁波话啥意思?这件事非常麻烦,我们不知道怎么处理了!5、纠正错别字,并为错字写出一个有它意思的成语(8分)示例:情不自尽(尽~禁)山穷水尽短兵相结(结~接)张灯结彩顾名思议(议~义)不可思议望尘莫急(急~及)急中生智费寝忘食(费~废)枉费心机出人投地(投~头)自投罗网写出常见的连缀语或对偶句(8分)头悬梁,锥刺股。②玉不琢,不成器。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④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⑤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⑥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⑦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⑧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二、思维的辨析与判断(15分)1、中央电视台办了档特别栏目,将智能机器人跟人进行较量。供评委选择的两个预判答案是“机智过人”或“技不如人”,这里,两个成语在使用中意思发生了怎样的变化?(4分)“机智过人”原指机灵聪明超过一般人,此指智能机器人的智慧超过人。“技不如人”原指技术本领比不过人家;此指智能机器人的技能比不过人。2、读好书,做好人,我们都要牢记于心。——句子能有两种怎样不同的理解呢?(4分)读好的书,做好的人,我们都要牢牢记在心里。或:把书读好,把人做好,我们都要牢牢记在心里。3、将下列几个句子排序组合,在括号里写上序号,并在横线上填上依据。(7分)(2)这只假眼乍看上去,简直跟真的一样。(6)马克.吐温笑着说:“这很容易,因为你这只眼里没有一点点慈悲,所以我断定是假的。”(1)美国有位百万富翁,花了一大笔钱装了一只假眼。(3)有一次,富翁遇见了马克.吐温,问道:“作家先生,你猜我哪只眼睛是假的?”(5)富翁十分惊奇地问:“你是怎么知道的?”(4)马克.吐温端详了一番,指着他的左眼说:“这只是假的。”这段文字按事情发展顺序组合(属时间顺序),对话内容则是事理上的承接(属逻辑顺序)。阅读的理解与表述(24分)(一)阅读朱自清散文《春》选段,然后回答问题(10分)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问(1)这是作者描绘的一幅“春花图”,若将语段分成两层,“//”标在哪里?(1分)问(2)语段运用了排比、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用波浪线划出3处拟人的句子。(3分)问(3)划线的三个句子从纵向看作者是怎么安排语序的?横向看语序上又有什么特点?(2分)纵向看是“树——花——果”;横向看都是“桃——杏——梨”,前后对应着写。问(4):这段文字描写景物虚实相间,你觉得哪个句子是虚写?为什么?(2分)“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是虚写,因为眼前正在开花,结满果实是作者的想象。问(5):语段中写到了蜜蜂和蝴蝶,作者的目的是什么?这种写法叫什么?(2分)写蜜蜂、蝴蝶是为了突出花的繁茂与甜香;这叫“侧面衬托”。(二)阅读文言文《王戎识李》,然后按要求答题(14分)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1、解释加点字:(4分)尝与诸小儿游曾经许多、众多人问之,答曰指代“王戎”说2、翻译下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