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柱鼓瑟的意思及故事.docx
上传人:是你****松呀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1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胶柱鼓瑟的意思及故事.docx

胶柱鼓瑟的意思及故事.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胶柱鼓瑟的意思及故事胶柱鼓瑟的意思及故事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胶柱鼓瑟的意思及故事,欢迎阅览!【成语】:胶柱鼓瑟【拼音】:[jiāozhùgǔsè]【解释】:形不能灵活变通。多用于书面语中。胶柱鼓瑟”,亦作“胶柱调瑟”。比喻拘泥成规,不知灵活变通。【出处】:汉·扬雄《法言·先知》:“以往圣人之法治将来,譬犹胶柱而调瑟。”【举例造句】:若非公孙杵臼,焉得赵氏孤儿,既以遇难避仇,不必~。【成语典故】:典源《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赵孝成王七年,秦军与赵军在长平(今山西省高平县西北)对垒,这时赵奢已死,蔺相如病重,赵将廉颇坚守营垒。“赵王信秦之间。秦之间言曰:‘秦之所恶,独畏马服君赵奢之子赵括为将耳。’赵王因以括为将,代廉颇。蔺相如曰:‘王以名使括,若胶柱而鼓瑟耳。括徒能读其父书传,不知合变也。’赵王不听,遂将之。”结果,“括军败,数十万之众遂降秦,秦悉坑之。”释义赵孝成王听信了秦国间谍散布的谣言:秦军最怕马服君的儿子赵括担任将军。用赵括代替廉颇为将。蔺相如劝阻说:大王凭名声用赵括,就像是把胶把瑟上的弦柱粘住来弹瑟,音调不能变通一样,他不懂得随机应变。赵王不听。结果,赵军被秦军打败,40万大军被活埋。赵国几乎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