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试验室工作总结试验室工作总结总结是在一段时间内对学习和工作生活等表现加以总结和概括的一种书面材料,它是增长才干的一种好办法,不如我们来制定一份总结吧。那么如何把总结写出新花样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试验室工作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试验室工作总结1试验室上半年工作总结上半年以来,试验室全体成员在项目领导的正确带领下,严格执行公司、项目及业主监理等上级部门制定的各种规章制度,圆满的完成试验室各项检测任务。试验室全体成员齐心协力,认真履行试验室职责,配合指导施工现场,加强控制施工质量。现将20xx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如下。一、试验室概况江罗十五标工地试验室目前共有7人,其中试验室主任1人,副主任2人,试验员2人,试验工2人,试验人员均持有公路检测资格证。试验室严格按照广东省公路建设标准化要求,经业主监理一次验收通过。按照工地试验室管理办法中的要求,将规定的各项试验检测规章制度、试验仪器操作规程以及试验检测人员岗位责任制上墙,从而保证试验检测工作有章可循,检测人员有制度可依,充分发挥试验室在工程建设中的作用。二、综合管理情况根据工程实际要求,试验室制订了试验室管理制度、部门职责及人员岗位职责、仪器设备管理制度、试验检测工作程序、试验检测报告的审核签发制度、档案管理制度、样品管理制度、事故分析程序及安全管理制度等,并已悬挂上墙。按照业主要求,配齐了各种试验仪器,仪器台帐已全部建立,并派专人负责试验室仪器设备的管理及维护。三、试验室检测工作开展情况1、按照试验检测中心要求,每月按时上报月报,材料进场周报等报表。建立仪器、仪器检定,原材料进场、试验等台帐,2、各项结构施工前,及时对其所用的砼、砂浆配合比进行自检申报,获得平行批复。保证和指导现场施工。3、加强施工过程控制,严把原材料进场质量关。按照进场材料标准要求及时准确的对于新进场原材料进行检测。在砼的生产过程中,加强各个环节的控制,集众人之力控制好出厂砼,现场结构施工打好基础。有规划有步骤的加强路基填土的试验,确保现场施工的进度和质量。对于现场检测压实度数据失真时,要收集信息认真分析,及时处理。4、结构施工完成后及时进行实体检测。检测成型结构的'外观状况,采用无损检测手段检查其内各验收参数。采用检测方法有灌砂法检测路基压实度,地基动力触探试验,用3m直尺检测平整度。对收集到的检测数据进行了及时分析处理,按时将各结构的施工质量情况进行通报。5、截止20xx年5月31日,已完成水泥试验57组,粗集料试验50组,细集料试验29组,钢筋原材试验109组,焊接试验16组,机械连接8组,标准击实31组,CBR试验31组,混凝土抗压强度1139组,砼配合比试验14个。四、存在问题对业主、监理的高标准要求估计不足,没有及时,有效的应对。五、下半年计划1、加强试验仪器维修和保养,以保证试验仪器的正常工作。2、加大原材料检测频率,杜绝不合格产品用于本工程。3、不断优化砼配合比设计,在保证砼工作性、耐久性的基础上,成本最省,为项目部提供更好的服务。4、发挥试验检测工作的监督作用,加强施工过程控制。5、调动试验检测人员工作积极性,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搞好试验检测工作。6、进一步加强学习和培训工作,提高试验检测人员的综合素质,让试验工作再上新台阶。7、继续学习并贯彻业主和公司的要求和方针。试验室工作总结2尊敬的项目领导:20xx年,项目部工地试验室在指挥部、总监办、中心试验室的正确领导和具体指导下,从试验室工作的`实际出发,紧紧围绕项目部的中心工作开展活动,较好的完成项目部布置的各项任务。以下是20xx年度试验室试验检测工作汇报:一:土工实验:土的液塑限21次,击实试验21次,地基承载力41次,压实度检测267次。二:原材料试验:细集料试验15次,粗集料试验15次,水泥试验11次。金属实验:钢筋拉伸实验12次,钢筋机械连接2次。按规范抽检满足施工要求。三:抗压强度试验:水泥混凝土抗压试验5次,砌筑砂浆抗压试验30次。按规范抽检满足施工要求。四:配合比试验:砂浆配合比试验:,M7.5砂浆1次,M1.0砂浆1次。按规范抽检满足施工要求。混凝土配合比试验:C40混凝土试验1次,C30混凝土试验2次,C25混凝土试验2次,C20混凝土试验2次,C15凝土试验1次,C30隧道泵送混凝土试验1次,C30水下混凝土试验1次,抗冻配合比:C20C25C30C40各一次,检测桩基3根浇注桩基17根试验室工作总结3一、试验室员工应经常学习各种业务知识,特别是各种原材料、产品质量、图集标准等方面的知识;认真耐心地做好本职工作。二、平时应认真做好各种试验,统计数据并加以总结,用于指导生产;根据生产情况,及时有效地调整配合比、离心制度、蒸养制度等工艺制度,抓好各种产品的内在质量及外观质量。三、刻苦钻研,深入车间,虚心向专家请教,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