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三首望岳教案-新版苏教版.doc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97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八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三首望岳教案-新版苏教版.doc

八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三首望岳教案-新版苏教版.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1课《古诗三首》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熟读成诵,了解诗歌的大意。2、能力目标:背诵、默写名句,并作简要分析。3、情感目标:体会诗人所抒发的感情。教学重点:情景交融,托物寓理。教学难点::古诗描写的景物和表达的情感或蕴含的哲理。教学方法及教具学具:小黑板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温故群学预习测试一、导入:二、检查预习、1、填出下列相应的山名: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2、《望岳》最后一句表达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之雄心,显示出他坚忍不拔的性格和远大的政治抱负。3、《钱塘湖春行》以_________为线索,描写了西湖________的明媚风光,抒发了诗人________的感情。第______句和第______句是颔联,______联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诗人行踪早春喜悦三四颈对偶)4.全诗以“”为线索,从“”起,到“”终,以“”为着眼点写出了自然界的美景。最后两句中的“”是爱的体现,同时也照应了题目,充分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迷恋。(行孤山寺白沙堤早春“行不足”。)5.《登飞来峰》中,“浮云”一词的寓意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诗人善于把抽象事理寓于具体形象中。这首诗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眼前的困难、障碍、挫折等。6.只有站得高,看得远,才能不怕阻挠,不被眼前的困难吓倒。)一生上黑板其余在测验本上默写全班交流口头回答谈谈看法展示交流质疑训练点拨提高一、学习杜甫的《望岳》1、杜甫简介:杜甫(712—770),字子美,杜甫生活在唐王朝由盛转表、祸乱迭起的时代。他的诗歌相当真实地反映了广阔的社会生活,充满着强烈的忧国忧民感情,被誉为“诗史”。他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2、整体感知翻译五岳之首的泰山啊,怎么样?那一脉苍莽的青色横亘在齐鲁无尽无了。天地间的神奇峻秀啊,都在这一山凝结聚绕,那山北山南一边暗一边明,判若黄昏和晨晓。看峰峦层云迭起,胸中一阵阵荡涤波涛,睁裂双眼目送那渐入山林的点点归鸟。将来我一定要登上的峰巅站得高高,俯首一览,众山匍伏在山脚下是那么渺小。3、赏析首联:“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一联,写远望中泰山的山势。颔联:“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写近望中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钟”字形象地写出了大自然把一切神奇秀丽都聚集到泰山上,表现了作者对泰山的喜爱之情。“割昏晓”三字则将泰山的高峻绵长夸张到了极致。一个“割”字写出了高大的泰山将山南山北的阳光切断,形成两种不同的自然景观,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景象。颈联:“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乌”,写凝望之景。山中层出不穷的云气使诗人的心胸为之荡漾。归鸟进入眼帘,可见时已薄暮,登顶已经来不及了,这就很自然地引起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愿望。尾联:“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写出了泰山的巍然高耸,也表达了诗人的壮志和毅力。小结:全诗紧紧围绕诗题“望岳”中的“望”字着笔,由远望到近望,再到凝望,重在描写望山所见所感,以简劲的诗句写出了泰山的雄伟气势,显示出诗人蓬勃向上的朝气。“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两句是富有象征性和启发性的名句,诗人那种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是一切有所作为的人所不可缺少的。二、学习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1、白居易简介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白居易是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诗作《秦中吟》、《新乐府》,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在诗歌创作理论上,他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的主张。2、整体感知翻译从孤山寺的北面到贾亭的西面,湖面春水刚与堤平,白云重重叠叠,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几处早出的黄莺争着飞向向阳的树木,谁家新来的燕子衔着春泥在筑巢。繁多而多彩缤纷的春花渐渐要迷住人的眼睛,浅浅的春草刚刚能够遮没马蹄。我最喜爱西湖东边的美景,游览不够,尤其是绿色杨柳荫下的白沙堤。3、赏析首联:“孤山寺北贾亭西”,点明诗人春游的起点。“水面初平云脚低”,写诗人瞭望湖面。春水新涨,几与岸平,所以说“初平”;白云重重叠叠,与西湖水面的波澜连成一片,看上去,云气低垂,接近水面,所以说“云脚低”。学生介绍,老师补充学生阐释小组讨论、赏析小组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