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指导:记叙文写作技巧.docx
上传人:lj****88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2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高考作文指导:记叙文写作技巧.docx

高考作文指导:记叙文写作技巧.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2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高考作文指导:记叙文写作技巧2017年高考作文指导:记叙文写作技巧记叙文是指记人、叙事、写景、状物的文章,它属于散文文体中的一类基本文体。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记叙文写作技巧,欢迎大家参考!【记叙文写作技巧】由于应用广泛,写作形式灵活多样,在高考写作中受到考生的青睐。记叙文的叙述方式多种多样,有顺叙,倒叙,插叙,平叙和补叙。在高考中,一篇详略得当,有变化,有波澜,情景交融的记叙文容易打动阅卷老师的心。一记事的文章1要把记叙六要素交代清楚,记事要完整。2要确立一个线索,或以时空为线索,或以人物为线索,或以某物为线索,或以情感的变化为线索。3要明确写这件事的目的是什么,你想通过这件事表达哪些情感,揭示什么意义。中心要集中统一,不要出现多中心的毛病。4选材要新鲜真实,有时代气息,有生活气息,不要写别人都写烂了的事,也不要胡编乱造。最好写自己亲身经历过的事情,这样才能写出真情实感,才能感动自己,感动别人。5注意详略得当,与中心关系紧密的事要浓墨重彩的详写,与中心关系不紧的略写,与中心无关的事不写。6不要只有叙述性的语言,要有生动的描写,要有酣畅的抒情,要有精辟的议论,要有点明主旨的抒情议论句,要注意多次点题。7内容一定要饱满,不要太单薄。8叙事文章不要平铺直叙,故事情节要一波三折,有曲折之美。要会设置悬念,要出人意料,要会运用倒叙插叙,要学会用环境景物描写来烘托人物,渲染气氛,要会运用对比法、抑扬法等。9要结构完整,层次清晰。10可运用书信体、日记体、片断组合体、小小说等一些体裁。11用词贴切,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表现力。12学会运用小标题。小标题运用的主要方式有:①.日记标题式,以日记连缀的方式成文;?②.字母标题式,以A、B、C、D等若干段连缀成文;?③.单词标题式,以诸如春、夏、秋、冬,喜、怒、哀、乐等单词统领的段连缀成文;?④.数码标题式,以(一)、(二)、(三)、(四)等数字标明段落;?⑤.引用语录式,以诗词或散文中的句子作为几个小故事的小标题;?⑥.概述情节式,在段首运用诸如“序幕”、“发展”、“高潮”、“尾声”之类的词语;?⑦.概括内容式,如“她来了”、“她哭了”、“她笑了”之类;?⑧.留出空行式,即各段之间自然空一行,若干段并列,显得格外醒目。二写人的文章1一定要写出人物的个性,不要千人一面,千人一腔。2写人的文章是为了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或品质。选择一些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特点,这是一个最重要的方法,这些典型事例一定要特别,有个性,与众不同。3人物形象一定要饱满,有血有肉,不要干瘪乏味,不要只见筋骨不见血肉。要想人物饱满有个性,就一定要有生动细致的细节描写,包括人物的动作、神情、外貌、服饰、心理等方面的细节描写,要学会描写人物的眼睛。这些描写一定要能突出人物的性格或品质。4要学会用侧面描写,通过他人的眼光或评论来写人物。5要学会用环境景物描写来烘托人物,渲染气氛。6要有酣畅的抒情,要有精辟的议论,7用词要贴切生动,句式要灵活多样,要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要有表现力。记事记叙文与写人记叙文的联系:记事记叙文一定会涉及到写人,写人记叙文中的人物的性格和品质一定会通过具体的事来体现。记事记叙文与写人记叙文的区别:记事记叙文以记事为主,写人不是目的,一般是把某一件事情写清楚写生动并揭示事情的意义;写人记叙文以描写人物为主,重在反映人物的性格品质,一般会通过多件事情来表现人物的性格品质。同学们平时写记叙文时应重点关注的问题:1如何使记叙文立意高远;2如何在记叙文布局谋篇上创新;3如何使记叙文情节曲折;4如何使记叙文内容充实;5如何使记叙文文采飞扬。三记叙文写作的十种技巧巧设悬念把文章后面将要表现的内容,先在前面作一个提示,但不马上解答,以引起读者的好奇兴趣,产生急于看下去的迫切心情,这样文章的开头,我们称为巧设悬念。它的好处是能避免结构上的单调,使文章的情节波澜起伏,引人入胜。一线串珠记叙文的线索是贯穿全文、将材料串连起来的一条主线,它把文章的各个部分联结成一个统一、和谐的有机体。如果说丰富而生动的材料是一颗颗珍珠,那么线索就是将这些珍珠串连起来的一条线。记叙文的线索主要有实物、人物、事件、时间、地点以及以作者的思想感情等。无论采取哪种线索,都必须从表现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体现各种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出发,灵活巧妙地确定。以小见大以小见大,就是以小题材表现大主题的方法。生活中有些材料看起来似乎很平常,但却包含了深刻的意义。“一滴水也可以反映太阳的光辉”。只要善于透过现象发现本质,小材料同样能反映深刻的主题。如《一件珍贵的衬衫》。穿插流动在叙述过程中,插入一些与情节相关的内容,使文章的内容更加丰富,这种用在谋篇上的手法,叫穿插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