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期末复习计划期末复习计划时间过得可真快,从来都不等人,我们的工作又将在忙碌中充实着,在喜悦中收获着,立即行动起来写一份计划吧。那么你真正懂得怎么写好计划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期末复习计划9篇,欢迎大家分享。期末复习计划篇1一、班级情况分析(1)三年级要求会写的字词较多,但是孩子们是前面学着后面忘着。因此需要特别复习,重点是看、读、写。对字词进行全面的梳理和巩固。(2)阅读情况。要强化阅读习惯的培养。在答题时,部分学生由于读文章很马虎,再加之读题审题又不仔细,往往出现较多的错误;因此,要反复提醒、训练学生,要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再开始答题。(3)习作情况。大部分学生能把文章内容表达清楚,但是部分学生不会正确运用标点符号,或者是写作能力弱,不能写具体。二、培优补差措施学困生:力求扎实基础知识,加强训练,落实课本知识的复习。中等生:进一步扎实基础知识与课本知识,加强课外阅读训练。优等生:拓展知识面,加深难度,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三、复习目标:在完成本册书教学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回顾本学期的学习内容,查漏补缺。以字词为基础以段的阅读训练为重点,要求学生能够写出语句通顺,条理清晰,有真情实感的简短习作。四、复习内容:字词;句子、标点;课文重点内容;课内阅读;习作。五、复习具体安排:1.每课的生字、词语听写过关。2.重点的课文段落和古诗的背诵过关。3.每个单元后语文园地后的知识点巩固落实。4.多音字的复习。5.近义词、反义词,一词多义等词语的运用。6.句的练习:造句、在句子中正确地运用标点。7.指导阅读一定数量的'课外习作。8.做一定数量的综合性试卷,增加学生对考试的适应度。9.加强对学生书写规范的指导。具体时间安排:6.12----6.16复习一至三单元;6.19----6.23复习四至五单元;6.26----6.30复习六、七、八单元;6.22---期末考试做模拟考试试卷七、补充措施:1.加强家校联系,调动家长的积极性,督促其在家完成相关学习任务。2.在班内形成一股你追我赶、相互竞争良好学习氛围。3.提高课堂效率,重点知识重点讲解。对学生以鼓励为主。期末复习计划篇2一、复习目标:这一册教材内容涉及的面比较广,基本概念比较多,也比较抽象,很多内容都是今后进一步学习的基础知识。通过总复习把本册内容进行系统的整理和复习,使学生对所学概念、计算方法和其它知识更好地掌握,并把各单元内容联系起来,形成较系统的知识,使计算能力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圆满完成本学期的教学任务,另外通过总复习,查缺补漏,使学习比较吃力的孩子,能弥补当初没学会的知识,打好基础。二、复习时间:6月18日——6月28日三、复习形式:1、分章复习。对全章知识进行复习之后,结合习题进行巩固。2、综合练习。以测验或作业的形式让学生练习,在课堂上教师精讲。3、查缺补漏。对于在复习中学生反映出的问题加以补充练习。四、复习内容: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内容,复习时按照整册教材的知识体系分——小数的认识、数的运算、图形的认识、条形统计图、解决问题这五大块来进行知识的梳理。五、复习要求:第一部分:小数的认识1.?经历整理与复习本期所学知识的过程,初步学习一些整理数学知识的方法,养成自觉整理与复习的意识和习惯;在整理与复习中进一步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获得成功的体验。2.?通过系统的整理帮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小数的意义及性质的认识和理解,熟练的求出小数的近似数并能在生活中应用。【复习重点】1?经历整理与复习本期所学知识的过程,初步学习一些整理数学知识的方法。2?理解小数的意义,掌握小数的性质和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3?用“四舍五入”法按要求求出小数近似数。【复习难点】理解小数的意义,掌握小数的性质和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第二部分:数的运算1?经历整理与复习的过程,进一步加深对四则混合运算顺序、乘除法的关系的认识和理解,提高运用运算定律进行小数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能力,促进学生对数的认识与运算的认知的发展与完善。2?在整理与复习中进一步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获得成功的体验。【复习重点】1?能根据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正确地进行四则混合运算。2?能够运用运算定律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小数加减法、混合运算的简便计算。【复习难点】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运算。第三部分:图形的认识1?让学生清楚地掌握三角形、四边形的特征。2?让学生通过对比,认识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3?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抽象概括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复习重点】1?三角形的概念、分类及特征。2?各种四边形的.概念、特征及之间的联系。【复习难点】各类图形之间的联系,运用图形的特征解决问题第四部分条形统计图1、通过对具体材料的统计,让学生再次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产生的必要性。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