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企业资产质量.docx
上传人:玉军****la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4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浅析企业资产质量.docx

浅析企业资产质量.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浅析企业资产质量[摘要]能够正确认识和分析企业资产的质量,是现代企业财务管理对财务管理人员的要求。企业的资产按照其变现能力可以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但是,这种分类并不能进一步揭示资产的质量。为了揭示资产的质量,我们有必要考虑将资产按照质量进行重新分类分析。[关键词]资产质量账面价值潜在价值在探讨资产质量分析方法之前,我们先看一个相关的案例。外国投资者A在B市找到了C企业,双方商定,由A和C共同出资500万美元,引进全套生产线,兴建一个合资企业,产品将以某外国品牌全部用于出口。同时,中方投资者为了表示对此项合作的诚意,决定将自己现有的已拥有十余年的生产类似产品的D企业,无偿送给未来的合资企业。A方的财务顾问在得知有关情况认为,必须对D企业的财务状况进审查。D企业的财务报表显示:资产总额1亿元,其中,应收账款4000万元,估计回收率50%;负债为亿元,所有者权益-亿元。对此,A方的财务顾问认为,D企业已处于资不抵债状态,如果再考虑到应收账款50%的回收所带来的坏账损失2000万元,D企业的净资产实际为-5000万元。这就是说,如果接受D企业,即使C企业对合资企业再入资5000万元,其对合资企业的贡献也是零。因此,A方不接受这种“赠送”。在得知A方财务顾问的意见后,C企业的负责人认为,D企业有多种增值因素:企业的品牌在当地有一定声望;企业有自己的管理模式;较低的资产。这类资产主要包括:准备。准备。对于信息使用者而言,在对存货质量进行分析、判断时,还应结合对企业存货构成的分析、存货周转率的分析,以及现金流量表中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中“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金额与利润表中“销售收入”或“营业收入”金额的对比情况进行综合分析。(4)部分长期投资,长期投资可计提减值准备。对于信息使用者而言,在对长期投资质量进行分析、判断时,还应结合对企业长期投资与方向构成的分析、报表附注中对长期投资减值准备的计提说明、利润表中投资收益与投资规模的联系分析、现金流量表中投资活动现金流量中“分得股利或利润所收到的现金”、“取得债券利息收入所收到的现金”金额与利润表中投资收益金额的对比情况进行综合分析。(5)部分固定资产,固定资产体现了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企业的固定资产中,有的在未来增值,如企业的房地产等。有的正在快速贬值,如技术含量较高、技术进步较快的高科技资产。按照高于账面价值的金额增值实现的资产,是指那些账面价值量较低而其变现价值较高的资产。这类资产主要包括:(1)大部分存货,对于制造企业和商品流通企业,其主要经营与销售的商品就是企业的存货。因此,企业的大部分存货应该按照高于账面价值的金额增值实现。(2)部分对外投资,从总体上来说,企业的对外投资应该实现增值。(3)部分固定资产,企业的部分固定资产可以增值。但是,财务会计的历史成本原则与稳健原则均要求企业对上述三项资产以较低的历史成本来对外披露。(4)账面上未体现净值,但可以增值实现的“表外资产”,是指因会计处理原因或计量手段的限制而未能在资产负责表中体现净值,但可以为企业的未来做出贡献的资产项目。主要包括:第一,已经提足折旧,但企业仍然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第二,企业正在使用,但已经作为低值易耗品一次摊销到费用中去,资产负债表上未体现价值的资产。第三,已经成功研究和开发项目的成果。第四,人力资源。毋庸置疑,企业的人力资源是企业最重要的一项无形资产。遗憾的是,目前财务会计还难以将人力资源作为一项资产来纳入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因此,了解、分析企业人力资源的质量只好借助于非货币因素分析。经过分析,我们认为上例中A方财务顾问的认识完全正确。对D企业来说,(1)内销品牌不会对未来合资企业“某外国品牌”出口产生实际贡献;(2)现有的销售网络,已经给D企业带来了50%的债权损失,这种近乎瘫痪的销售网络恰恰成了企业资不抵债的重要推动因素;(3)企业的管理模式,主要由企业现有组织结构及其相互联系、企业的决策程序、内部控制系统等内容构成。管理模式的价值,主要体现在现有企业的活动是否顺畅、是否具有应有的效益、是否与实现企业的目标保持一致。然而,D企业恰恰是在具有十余年历史的条件下处于较为严重的资不抵债状态,因此,D企业管理模式也是不成功的。D企业的销售网络和管理模式因素,不能对未来的合资企业带来价值;(4)D企业与现有生产线相关的技术因素,也不可能对未来的合资企业做出贡献,因而不可能被合资企业确认为资产。参考文献:[1]张新民:企业财务状况质量分析理论研究[M].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5年12月王又庄:现代企业经济分析[M].立信会计出版社,2003年余绪缨:管理会计[M].辽宁人民出版社,200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