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赣榆县海头高级中学高三历史《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复习案.doc
上传人:一只****ng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34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江苏省赣榆县海头高级中学高三历史《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复习案.doc

江苏省赣榆县海头高级中学高三历史《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复习案.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江苏省赣榆县海头高级中学高三历史【知识强记】见复习提纲p1-3【知识结构】【基础练兵】一古代中国农业经济1.(生产工具)观察下列一组有关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图片,所能得到的正确认识不包括()A.铁制农具出现并广泛运用B.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C.农用动力出现革命性变化D.用畜力马排鼓风冶铁2.(经营方式)春秋时期,促使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的个体小农经济产生的主要条件是()A.统治阶级的提倡B.国家分裂的影响C.社会人口的增加D.铁犁牛耕的出现3.(土地制度)唐宋以后,“有力者无田可耕,有田者无力可耕”的情形非常严重。导致这种历史现象的根源是()A.土地兼并B.豪强地主拥有强权C.国家授予D.土地私有4.(经营方式)南宋范成大诗曰:“昼出耕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诗句中反映的信息不包括()A.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B.农民过着非常富足的田园生活C.农村经济存在性别分工D.当时的纺织材料中有麻和蚕丝5.(农业特点)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不包括()A.小农户个体经营为基本形式B.海外贸易促进农业经济发展C.地主土地所有制占主导地位D.农民有少量或完全没有土地二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1.(经营模式)在古代中国手工业中()A.长期以来多种经营模式并存B.官营手工业主要供平民消费C.私营手工业主要供自己消费D.家庭手工业主要供民间消费2.(经营模式)《国语·晋语》中说:“公食贡,大夫食邑,士食田,庶人食力,工商食官。”该材料说明西周时期()A.手工业开始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B.私营手工业得到迅速发展C.家庭手工业是主要经营形态D.手工业被官府垄断3.(纺织业)(2007年上海)“赛里斯国(即中国)林中产丝、驰名宇内。丝生于树上,取出、湿之以水,理之成丝。后织成锦绣文绮,贩运至罗马。”(普林尼《自然史》)不能从材料中得出的表层或深层信息是()A.古罗马和中国已有丝绸贸易B.丝绸之路为两国贸易创造有利条件C.古罗马很了解中国盛产丝绸D.古罗马已熟知中国丝绸的制造工艺4.(纺织业)据(苏州府风俗考》记载,明朝苏州“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无主者,黎明立桥以待。……房工作减,比辈衣食无所矣。”材料中反映出当时苏州的情况有()①工匠技术水平②出现自由劳动力市场③存在失业现象④实行计时工资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5.(冶金业)(2007年上海)下图是商朝兵器铁刃铜钺。其刃部的铁用的是陨铁,背部为青铜浇铸而成。仔细观察,这件文物可以说明()A.我国在商朝时期就已经进入铁器时代B.商朝时期我国的冶铁技术已十分先进C.商朝时期的人已开始认识到铁的特性D.铁在商朝时期的兵器上已经大量应用6.(陶瓷业)史书记载:盛唐时期邢窑白瓷“天下无贵贱通用之”。它反映的是盛唐时期()A.政府向全国推销白瓷产品B.邢窑白瓷生产规模较大C.邢窑制瓷技术推广到全国D.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三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1.(商运)唐代诗人姚合诗曰:“客行野田间,比屋皆闭户。借问屋中人,尽去作商贾。”此诗反映的社会现象是()A.社会动荡,田野荒芜B.区域性商人集团形成C.重商抑农政策的推行D.商业的繁荣发展2.(交易场所)秦朝时,政府对经济生活的控制已达到非常严密的程度。秦代管理“市”的法律规定,商品买卖必须()A.公平合理B.明码标价C.利于流通D.不夺农时3.六朝时代,乡村集市草市开始形成,其特征不包括()A.远离城镇B.交通便利C.政府管理D.规划形成3.(交易场所)《唐六典》记载“凡市,以日午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材料反映出唐朝时期()A.鼓、钲成为主要的经商工具B.商业交往的形式多样C.经商的人很多D.商业交往有时间限制5.“大街小巷叫卖食品杂物的小贩吟叫百端,大小商店铺席连绵不断,夜市直至三更尽,五更又开晓市。”上述现象最早出现于()A.西汉长安B.唐朝洛阳C.北宋开封D.南宋临安6.(商业城市)对比图2与图1,中国古代城市商业活动发生的重大变化是()图1图2A.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被打破B.“草市”盛行,集镇兴起C.出现了按地域集结的商帮D.政府对商业活动的监管取消7.(商业城市)所谓“富室之称雄者,江南则推新安,江北则推山右”,这一说法主要体现了明清时期()A.小农经济与市场的联系日益密切B.城镇经济空前地繁荣和发展C.涌现一批富有实力的地域性商人群体D.江南、江北经济发达,富人较多8.(商业态度)明代张居正说:“商不得通有无以利农,则农病;农不得力本穑以资商,则商病。故商农之势,常若权衡。”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