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模块综合测评2(含解析)鲁教版选择性必修3.doc
上传人:猫巷****永安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8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模块综合测评2(含解析)鲁教版选择性必修3.doc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模块综合测评2(含解析)鲁教版选择性必修3.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模块综合测评(二)(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在第五届长三角城市园林绿化技术与管理研讨会上,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园林科学与工程系系主任车生泉围绕“全球低碳、城市低碳、生态建设”三方面做了名为《城镇绿地低碳规划与建设途径》的主题报告。据此回答1~2题。1.该主题报告体现了人类对自然的哪一种态度()A.依赖自然B.改造自然C.征服自然D.善待自然2.下列做法符合该主题报告的是()A.减少使用一次性餐具B.围湖造田C.陡坡开垦D.挖掘“发菜”1.D2.A[第1题,“全球低碳、城市低碳、生态建设”体现了人们善待自然的态度。第2题,减少使用一次性餐具有利于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2022年冬奥会将在北京市和河北省张家口市联合举行,据报道,为满足冬奥会需求,延庆小海坨山区将依托现有山体地形修建临时场地设施。小海坨坐落于北京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境内有多种国家级保护动植物,其中大花杓兰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数量不多,且因花大、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而倍遭采摘、盗挖,其种群逐年减小,有学者担心冬奥会场地建设会进一步破坏动植物生存环境。据此完成15~17题。3.大花杓兰成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这是哪种生态环境问题的体现()A.森林资源匮乏B.草场退化C.水土流失D.生物多样性减少4.大花杓兰种群数量极少的主要原因有()①大花杓兰生长的环境破坏②水土流失③土地退化④人类高强度的采挖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5.近年来,国际奥组委越来越强调奥运会筹办中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下列行为和认识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是()A.竭泽而渔,焚薮而田B.退耕还林,合理放牧C.增大温室气体排放D.倡导高消费,刺激经济增长3.D4.D5.B[第3题,大花杓兰成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是因其数量不多,种群逐年减小,这是生物多样性减少的体现,故D正确。第4题,材料“数量不多,且因花大、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而倍遭采摘、盗挖,其种群逐年减小”“有学者担心冬奥会场地建设会进一步破坏动植物生存环境”说明,大花杓兰种群数量极少与人类高强度的采挖、生长的环境破坏有关,故D正确。第5题,竭泽而渔,焚薮而田会导致明年无鱼、无兽的现象,明显是破坏了生物的可持续发展,A错误;退耕还林,合理放牧有利于森林和草场的恢复,从而保护生态环境,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B正确;增大温室气体排放会加剧全球气候变暖,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C错误;倡导高消费,会造成资源浪费,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D错误。]6.环境问题的后果、环境问题和主要污染物的连线正确的是()A.南美南部动物视力障碍——臭氧空洞——氟氯烃B.挪威沿海渔业减产——温室效应——二氧化硫C.太平洋岛国图瓦卢举国搬迁——酸雨——二氧化碳D.旅行鸽灭绝——突发性污染事件——氯气泄漏A[本题考查对环境问题产生原因的掌握,臭氧空洞使照射到地面的紫外线增加,强烈紫外线可灼伤动物眼睛直至失明,其主要污染物是氟氯烃。挪威渔业受酸雨影响而减产,其污染物以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为主。图瓦卢搬迁是因为温室效应。旅行鸽灭绝是人类大量捕杀造成的,不属于环境污染。]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大量使用石油、煤炭等化石燃料,从而加剧全球变暖,带来气候多变、灾害丛生等严重后果。为此全社会都在倡导发展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下图示意碳物质在地球各圈层中的循环过程。读图,回答7~9题。7.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①—②—③反映碳在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循环的过程B.⑥环节在人类的作用下,会导致岩石圈物质循环受阻C.⑤环节循环速度如果加快,可以减缓碳排放的速度D.控制④环节的人类活动是发展低碳经济的途径之一8.有关人类活动作用于⑤及可能产生的后果是()A.人工增雨改变水资源的空间分布B.建设水电站后容易加剧洪涝灾害C.发展火电站可能导致沿海低地被淹D.北京冬季燃煤取暖导致河流污染9.为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正确的做法是()A.加大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力度,以满足人类当前发展经济的需要B.千方百计发展经济,为子孙后代积累财富C.为了保护环境,可减缓经济发展速度D.人类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过程中要高度重视对环境的保护,实现科学利用和保护的统一,力争达到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前提下,享有更好生存环境的目标7.D8.C9.D[第7题,由图可知,①—②—③反映碳在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循环的过程,故A项错;⑥环节在人类的作用下,会影响岩石圈物质循环,但不会导致其受阻;⑤环节箭头是双向的,其循环速度如果加快,不会单方面减缓碳排放的速度;结合题干材料可判断D选项正确。第8题,人工增雨不能改变水资源的空间分布;建设水电站后可以防治洪涝灾害;燃煤取暖会加剧大气污染;发展火电站可能导致沿海低地被淹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