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支模专项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春岚****23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7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高支模专项施工方案.docx

高支模专项施工方案.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高支模专项施工方案1、大截面梁搭设方案1)架体平立面设计:梁板体系共立杆,高大模板支撑体系采用扣件式钢管支撑体系搭设,梁底位置增设扣件式钢管架与满堂架用扣件连接,尺寸为900×900mm,架体步距1200mm。梁两侧立杆增设通长纵向水平找平杆;梁侧设置双钢管背楞,用M14对拉螺杆对拉加固,间距500mm。2)架体构造措施:所有满堂支撑架体四周搭设连续竖向剪刀撑,支撑体系内部每隔4.5m搭设竖向和水平向剪刀撑。水平剪刀撑设置在架体底部扫地杆位置一道、梁底下第一步水平杆位置一道,层高较高的楼层中间设置一道,在架体中间水平杆位置满铺一道水平安全兜网。3)架体起步时立杆接头位置交错设置,用6m立杆和4m立杆、4m立杆和3m、2m和3m的立杆交错布置作为高支模起步立杆,1.2m步距范围内立杆接头无法错开时,在立杆接头处采用纵横向钢管加强处理。4)梁侧对拉螺杆设置:梁侧设置M14的对拉螺杆,对拉螺杆的道数根据梁的高度设置。最下一道对拉螺杆到梁底距离不宜大于150mm。梁最上部一道对拉螺杆到板底的距离不宜大于400mm。梁中部对拉螺杆间距为400mm~500mm。梁宽>500采用该种模板支设方式(梁两侧立杆间距1200mm)2、小截面梁搭设方案统一采用梁底增设一根立杆的搭设方式,梁宽方向间距(250+梁宽+250)根据梁宽尺寸进行调整,选用900、1200两种间距。沿梁跨方向立杆间距匹配满堂架立杆间距,间距450mm。两侧布置2~4排对拉螺杆。梁宽≤500,采用该种模板支设方式(梁两侧立杆间距900mm)3、板高支模搭设方案1)初步设计:楼板模板支撑体系采用扣件式钢管架,按满堂布置,楼板立杆间距采用900×900mm,横杆步距1200mm。2)立杆平面布置如下:3)a、板底架体平面尺寸设计为900×900mm,架体步距1200mm。立杆增设通长纵向水平找平杆;b、板下立杆为轮扣式钢管架。立杆上设置U型顶托,U型顶托上双钢管主楞。立杆底部垫20cm×20cm的方形模板块,垫板厚度不宜小于50mm,立杆不得直接落在混凝土面。模板支撑体系必须设置纵横扫地杆,扫地杆离地高度不大于200mm。c、架体构造措施:所有满堂支撑架体四周搭设连续竖向剪刀撑,下层架体不得拆除,上下层支撑立杆应对称设置支撑体系内部每四跨不大于5m搭设竖向和水平向剪刀撑。水平剪刀撑设置在架体底部扫地杆位置一道、梁底下第一步水平杆位置一道,层高大于8m的楼层中间设置一道,在架体中间水平杆位置满铺一道水平安全兜网。8m及以上支模高度范围中间加设一道水平剪刀撑。d、架体起步时立杆接头位置交错设置,1.2m步距范围内立杆接头无法错开时,在立杆接头处采用纵横向钢管加强处理。三、施工工艺流程1、安装工艺流程:弹梁轴线并复核→搭支模架→调整托梁→摆主梁→安放梁底模并固定→梁底起拱→扎梁筋→安侧模→侧模拉线支撑(梁高加对拉螺栓)→复核梁模尺寸、标高、位置→与相邻模板连固。1.1测量放线在底板或楼层板结构板面上上弹出梁的边线,便于确定梁两侧立杆位置及梁下立杆布置。1.2搭设满堂架先搭设梁两侧满堂架立杆,以梁侧立杆为起点,根据满堂架立杆间距布置搭设梁侧满堂支撑架。满堂架采用轮扣钢管架。搭设支架之前,在架体下脚要铺设50mm厚垫板,并且尽量保证楼层间的上下架体在一条直线上,根据立杆组合需要安装钢管底座。满堂架搭设完成后根据设计好的梁支撑架搭设梁模板支撑架体,梁底支撑架采用扣件式钢管架,架体中间设水找平杆,上端加U形托撑,调整预留梁板底模厚度。1.3安装主次梁底模在梁侧立杆上沿梁跨方向安装单钢管主龙骨水平找平杆,在U形托撑上安装双钢管主龙骨,主龙骨两边用十字扣件扣紧在梁两侧立杆上,之后按照间距铺设梁底50mm×100mm木枋次龙骨,次龙骨上铺设15mm厚木胶合板。主次梁底模安装如下图示意:1.4安装主次梁侧模及板底模主次梁钢筋绑扎完毕后安装梁侧模及板底模。梁侧模先安装面板,侧模面板压底模面板,梁侧模上口标高同板底标高,其后安装木枋次楞,钢管主楞,按模板体系设计选用对拉螺栓固定。梁侧根据立杆间距设置支撑两侧的斜撑,间距同满堂架立杆间距。板底模先在U形托撑上安装双钢管主龙骨,沿主龙骨垂直方向安装50mm×100mm木枋次龙骨,次龙骨上铺设15mm厚木胶合板。主次梁侧模及板底模安装如下图示意:2、操作要点在梁模与柱模连接处,应考虑模板吸水后膨胀的影响,其下料尺寸一般应略微缩短些,使混凝土浇筑后模板不致嵌入混凝土内。在主梁间与主次梁间交接部位,要求主梁或次梁的底模、侧模就搁置在相交主梁的衬口档上,以保证接缝严密及刚度要求。3、梁起拱梁板跨度大于4m时模板应起拱,根据设计说明,起拱高度按1/600~1/300控制(悬挑梁1/300)。先主梁起拱,后次梁起拱。4、高大模板构造设置4.1垫板或底座竖向模板和支架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