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从军行·烽火照西京》阅读答案《从军行·烽火照西京》阅读答案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工作中,我们时常需要做些阅读题,而与阅读题如影随形的则是阅读答案,阅读答案是由资深教育者参与拟订的、对有关阅读题所做的解答。那么你知道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能有效帮助到我们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从军行·烽火照西京》阅读答案,欢迎大家分享。从军行杨炯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注】①西京,长安。②牙璋,古代发兵所用兵符。③凤阙,代指都城长安。④铁骑,穿铁甲的骑兵,这里指精强的骑兵。⑤百夫长,古代军队中的低级军官。18.下面对本诗的理解或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写边防有变,以“照西京”来渲染边情之紧急,由此也激发出书生内心的爱国热情。B.颔联以“牙璋”“凤阙”与“铁骑”“龙城”分别照应,写出了受命出征转战沙场的气势。C.颈联夸张地表现了出征将士的视听感受,刻画出风雪中同敌人英勇搏斗场面的悲壮激烈。D.尾联用“宁为”“胜作”明志,抒发了只要国家需要、愿意投笔从戎建功立业的壮志豪情。19.有人说唐诗“重气象”,其中有一点就是指唐诗创作题材广泛,境界开阔。请结合这首诗说说其在“重气象”方面有些什么体现。【参考答案】18.C19.①题材广泛,文人关注社会,状写军旅生活。②境界开阔,边急、出征、激战、感慨,时空跨度虽大,但是一气呵成,浑如天成。【解析】【18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以客观选择题的形式考查对诗歌的鉴赏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首先要注意了解作者身世经历及本诗词的写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把握意象,分析意境,领悟思想情感,思考表现手法,再对比选项得出答案。C项,“夸张”错误。“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意思是雪搅昏天军旗褪了彩色,风狂刮的声音裹着鼓声。这两句没有使用夸张的手法。前句从人的视觉出发,后句从人的听觉出发,以象征军队的“旗”和“鼓”,表现出征将士冒雪同敌人搏斗的坚强无畏精神和在战鼓声激励下奋勇杀敌的悲壮激烈场面。故选C项。【19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表达技巧和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首先要仔细审题,明确考查的具体要求,如本题要求学生从题材和境界两个角度对本诗进行赏析,就要通读全诗,从题材和境界的角度进行分析。就题材而言,本诗写书生投笔从戎、出塞参战的全过程,内容展现的是军旅生活,表现出一个文人对社会的关注。就境界而言,开头两句写边报传来,交待了整个事件展开的背景;第三四句描写了军队辞京后的出战;第五六句通过景物描写烘托激烈的战斗场面;最后两句直接抒发从戎书生保边卫国的全诗抒发壮志豪情,慷慨激昂,意境雄浑壮阔。而且整首诗呈现了一种跳跃式的结构,从一个典型场景跳到另一个典型场景,从战事紧急到受命出征,再到战场杀敌,时空跨度非常大,但并没有间断感,而是一气呵成,有力地突现出书生强烈的爱国激情。考生依据上述分析可概括出本题答案。【翻译】战争的烽火逼近了京城,胸中的波涛已难以平静。军令颁发将帅奉命出征,铁骑滚滚包围了敌方龙城。大雪使军旗上的绘画模糊不清,呼啸的寒风杂伴着战鼓之声。宁愿做一名卒长去冲锋陷阵,也胜过我这样的一个书生。【简析】这首诗借用乐府旧题“从军行”,描写一个读书士子从军边塞、参加战斗的全过程。仅仅四十个字,既揭示出人物的心理活动,又渲染了环境气氛,笔力极其雄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