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粮食日征文.docx
上传人:lj****88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6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世界粮食日征文.docx

世界粮食日征文.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世界粮食日征文(优秀)世界粮食日征文15篇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都跟征文打过交道吧,征文要求篇段合乎格式,字数合乎规定。为了让您在写征文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世界粮食日征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世界粮食日征文1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成立于1945年10月16日,1946年12月成为联合国专门机构。到,有成员174个国家和地区。其宗旨是:“改进粮农产品的生产和分配效率”,“改善农村人口状况”,“帮助发展世界经济和人民免于饥饿”。大会为最高权利机构,每两年开一次会。该组织的出版物为《农业经济与统计月报》。1979年11月,第20届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大会决定将1981年10月16日确定为首届世界粮食日。以后每年的这一天都作为“世界粮食日”在该组织各成员国举行相关活动,以唤起世界对发展粮食和农业生产的高度重视。在那一天联合国粮食和农业组织中的成员国会探寻世界上有关于粮食和饥饿的'问题。每一个国家对于粮食问题有不同的观点,但是他们寻求合作来解决问题。在很多国家,粮食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儿童是受害最严重的群体之一。发展中国家有三分之一的儿童,两亿人很严重的体重不足,威胁到他们的健康成长和生活。乐施会(Oxfam)和施世面包(BreadfortheWorld)这两个国际民间组织估计有十亿的人在饥饿之中,其中有三分之二是儿童,所以也可以说受到饥饿危胁的人大部分是儿童。在多数国家,也许是因为饥荒而严重的缺乏粮食,但是在大部分的情况下,是因为这些家庭很贫穷而没有办法去买粮食或提供母亲和婴儿必要的医疗照顾。基于在世界粮食供求矛盾日趋尖锐的情况下,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大会关于世界粮食日的决议。“FoodforAll——人皆有食”,这是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的梦想,也是全球每一个公民的梦想。正因为如此,才有了“WORLDFOODDAY——世界粮食日”,才有了“TeleFood——电视粮食集资”。世界粮食日征文2“民以食为天”粮食是给予我们力量的,粮食是填饱我们小腹的,粮食是让我们生存的前提,如果没有足够的粮食人类与其他动物就无法生存,所以我们要从每一粒开始珍惜粮食。记得以前,我从来没有珍惜过粮食,爸妈总会耐心的教导我不能浪费食物,但是我却不以为然,总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直到有一天,我无意间在电视上看见了农民伯伯辛勤的劳作,在炽热的太阳底下,播种等很多步骤,那汗水一滴滴从额头上无意间留下,在炽热的太阳下从早到晚,不分昼夜的劳作着,耕种着,那时候我就在想:“对呀!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祖辈们在荒芜的'土地上开垦出肥沃的农田,在落后的土地上浇铸出坚硬的钢铁,在贫瘠的土地上建设出高耸的大楼。粮食不仅仅是农民伯伯,人工智能的便捷背后便是无数科学家辛勤劳作的汗水,而且是全人类的劳动成果。假如我们没有粮食吃,就没有现在的我们,也没有现在的美好生活,人类就可能绝种了。我们不能没有粮食,也离不开粮食,就像鱼儿不能没有水,啄木鸟不能没有木头,我们不能没有粮食。辛勤一日,可得一夜安眠;勤劳一生,可得幸福长眠。“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烟火气里,有的不凡是粮食,亦有着人们对美好安宁生活的期盼与奋斗,让我们携起手来,珍惜粮食,拒绝浪费!世界粮食日征文3说到小偷,真可谓人人憎恨,可我今天说的“小偷”,却是我们中华历史上的一大功臣。虽然他已经离开我们一千多年了,可每次提到他,人人都会竖起大拇指。事情发生在明代万历年间。那一年,福州大旱,粮食欠收,本应哀鸿遍野的现象竟然没有出现,陈振龙从菲律宾偷回来的红薯拯救了3亿多人的命。做生意的陈振龙和一行人来到了菲律宾领地。他发现当地有一种农作物非常稀奇,是自己在国内从来没有见过的。这种农作物生命力强,对种植环境要求不高,亩产高达上千斤,是小麦等粮食作物产量的`10倍。小者如臂,大者如拳,味同梨枣,完全可以当做主粮充饥。那么这是什么农作物呢?这种农作物就是我们今天随处可见的甘薯。陈振龙便打算将这种农作物带回国内,可西班牙人深知甘薯的价值,将甘薯作为“战略物资”严加看守,根本不允许出口中国。为了偷回甘薯,陈振龙决定冒着生命危险,悄悄将甘薯运回国。说干就干,陈振龙在一次返航时,悄悄将甘薯藏在麻袋里,打算偷带回国。可惜,西班牙海关盘查得异常仔细,陈振龙私藏的甘薯很快被搜了出来。陈振龙不死心,又将甘薯藏在竹竿里,但西班牙海关还是毫不费力地将甘薯搜了出来。接连失败让陈振龙意识到,想要从菲律宾带走甘薯决非易事。陈振龙当即转换思路,打算带根甘薯的藤蔓回国,再自己种植甘薯。然而,甘薯易得,可甘薯的藤却很难获取。陈振龙刷爆自己的“人脉卡”,通过朋友辗转找到当地土著,又拿出历年积蓄,重金求购甘薯藤,终于“得其藤数尺”。拿到藤蔓后,陈振龙细致观察,发现甘薯藤与日常使用的麻绳有些相似。陈振龙便将薯藤伪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