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学语文新课标心得体会(新版多篇)编辑:学语文新课标心得体会(新版多篇)为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学语文新课标心得体会篇一听解读,感受最深的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培养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建构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情境对于学生学习,知识的建构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知识具有情境性,学习是情境化的实践。在我们现如今的课堂上,更多的还是知识的直接呈现,缺少情境的创设。学生在情境中学习,更愿意去调派原来的知识来解决情境中的问题,如果问题无法解决,他就会产生学习新知识的欲望。在情境中学生能主动进入角色,对于知识的掌握会更加牢固。学语文新课标心得体会篇二本次新课标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强化了育人导向、优化了课程内容结构、研制了学业质量标准、增强了指导性、加强了学段衔接这五个方面。其中,在课程内容方面要求建立学习任务群,这在课标中是首次提出,相比于以前单线式的学习流程,学习任务群的提出更强调完整的学习流程。我认为当前正处于单篇学习向阅读单元的转变的阶段,而课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阅读单元向单元阅读的转化。这就要求具有真实的学习情境、完整的学习主题、典型的实践活动,这一套完整的流程活动的诞生需要教师的积极努力和各方面的配合,在现在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但同时也会带动教与学的变革,值得深思。学语文新课标心得体会篇三2022年4月21日,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颁布。语言文字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不仅有自身的课程标准和育人功能,也要为学生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对比2011年版的语文标准,新版课标进一步明晰了时代新人的培育要求,为未来的学生成长刻画了清晰的图像,强调了“集群”“整合”的实施策略,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创新导向,进一步明确了语文课程应着力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一、突出素养导向,强化课程育人功能语文课程围绕核心素养,体现课程性质,反映课程理念,确立课程目标。“新课标”提出,核心素养是学生通过课程学习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培养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建构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是文化自信和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的综合体现。1、核心素养内涵包括以下四个部分:(1)文化自信要求热爱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文化,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有开阔的文化视野和一定的文化底蕴。(2)语言运用要求具有良好的语言,形成个体语言经验,有正确、规范运用语言文字的意识和能力,在具体语言情境中能够有效沟通交流。(3)思维能力指联想想象、分析比较、归纳判断的能力。(4)审美创造具有感受美、发现美和运用语言文字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涵养高雅情趣、具备健康的审美意识和正确的审美观念。2、学段要求的主要变化体现如下:第一学段(1-2年级)1)对书法和书写的重视进一步提高和2011年相比,2022年版本把对汉字的要求进一步细化,包括提出对书法、笔顺、写字美感的要求。大方向是:降低写字量,关注写字过程,注重写字基本功的培养。这个难度其实是2011年就提出了,到了2022年,并没有调整,所以国家的方向在写字量上都是一致的,“减负”减的是量的要求。“多认”是为了尽快阅读,“少写”是为了以后能够写好、写快。2)语文从泛读到整本书阅读的要求提高对比2011年版本你会发现,整本阅读计划被放进核心素养的总目标里,这里包括了鼓励孩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向别人介绍读过的书。对于第一学段,也要求孩子能背诵优秀诗文50篇,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3)鼓励孩子从生活中出发,写实话、落实处、言之有物,我手写我心。2011年版本的“写话”、“口语交流”和“综合性学习”,在2022年版本已经合并且升级为“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这两部分的描述,学校和家庭是孩子感到特别亲切的环境,要让孩子有话可写、有话要写,离不开留心看世界,但对于孩子来说,只有写他们想写的,才能逐渐培养起对写话的兴趣。第二学段(3-4年级)1)书写卷面要求是规范、端正和整洁到了3-4年级,对于书写的工整、字形美的要求,仍然是进一步细化的。2)阅读整体框架和要求一致,重视朗读、重视默读、学习略读、强化诵读新课标要求第二学段的孩子能阅读整本书,初步理解主要内容并主动和同学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孩子背诵优秀诗文需要达到50篇,课外阅读总量应该在40万字